恆常適量運動 有助保持心臟健康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 徐城烽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 徐城烽

「心臟病於香港相當普遍,根據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公布的數據,於2020年約有七萬多人次因心臟病入醫院,而心臟病更是本港排名第三的殺手病,於2020年因心臟死亡的人數,約佔總死亡人數的13%。」香港心臟專科學院代表徐城烽醫生表示,想保持心臟健康,必須維持良好生活習慣。除了戒煙及不酗酒,作息時間要健康外,養成恆常適量運動及健康飲食習慣,都是守護心臟健康的關鍵。

每周保持適量帶氧運動,不單有助管理體重,亦有助控制及預防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膽固醇等問題,更可促進血液循環及有助骨骼健康,減低包括心肌梗塞或冠心病等心臟疾病的發病機會。而曾患心臟病者,於康復後養成運動習慣則有助控制病情,減低復發機會。此外,適量運動有助紓緩壓力,釋放不滿情緒,增強抗壓能力及減低患情緒病的機會。

注意心率勿過快

徐醫生提醒指,雖然適量運動有益身心,但太劇烈反會對心臟構成壓力,故在運動時亦要注意心率的控制。近年穿戴式智能設備日趨普及,只要於做運動時開啟心率監測功能,便可測知大概心率。一般會以220減年齡作為個人最大心率,即如你30歲,最大心率可達190,而做運動時,一般的目標心率為最大心率約50%至85%,當進行中等強度運動時,心率一般約為最大心率的50%至70%,而進行高強度運動時,則可達最大心率的85%。

徐醫生建議大家每周應最少進行150分鐘或以上的中等強度或75分鐘或以上高強度運動,最理想可以平均每周進行3至5日,每日做最少30分鐘以上運動,盡量避免集中於1至2日內完成。於進行帶氧運動外,醫生亦建議每周可進行2次肌肉強化運動(如掌上壓、引體上升、舉啞鈴等),以強化主要肌肉群,除同樣有助控制血壓及血糖、預防骨質疏鬆等外,更可增強運動能力,減低跌倒受傷機會。

運動
運動

突感心悸不適 立即休息及求助

在做運動時宜循序漸進,正式運動前先做熱身,讓肌肉逐漸適應做運動的狀態,可減低受傷機會,並有助提升運動表現。在劇烈運動後亦不宜立即坐下休息,可再做5至10分鐘緩和運動,如慢跑/步、拉筋等,讓肌肉逐步恢復正常及可排走乳酸等,對身體恢復有幫助。然而在運動時,特別是戴口罩做運動,如突然感覺呼吸困難、暈眩、作嘔、心悸、噁心、胸痛等,便要停下休息,如情況持續沒有改善,便要盡快報警安排送院或自行前往醫院求醫。

徐醫生提醒曾患心臟問題,現已康復的患者,於做中高強度運動前,宜先諮詢醫生意見,證實身體狀況適合做運動,特別是曾做手術如搭橋或安裝心臟起搏器的患者,最好是先取得主診醫生同意,並在親友陪同下一起做運動,萬一身體不適時亦有人可照顧及即時求助。

運動配搭健康飲食 心強體健

要保持心臟健康,要做適量運動同時亦要配合良好飲食習慣,如少鹽、少糖、低脂,多飲水和多吃膳食纖維,盡量避免吃含反式脂肪及加工食物等,減輕心臟的負擔。如要購買罐頭或預製食物,則要學習看營養標籤,選擇健康有營的食品。

心臟健康訊息 盡在H2C頻道

想知更多心臟健康的資訊,請留意香港心臟專科學院設立的心臟健康頻道(H2C),有多位醫生分享護心正確知識,亦有護心活動如講座、研討會等的消息,以及不同媒體的報道。

心臟健康頻道:
https://hkhearthealth.com/

原文刊登於 AM730 https://www.am730.com.hk/生活/特刊/恆常適量運動-有助保持心臟健康/340663?utm_source=yahoorss&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