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勉強搵兩餐 學貸苦無錢還

政府向拖欠還款畢業生採取押記令,1年間急升2.6倍。(袁志豪攝)
政府向拖欠還款畢業生採取押記令,1年間急升2.6倍。(袁志豪攝)

經濟不景,累及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畢業生無收入下欠繳學生貸款,作為「債主」的政府,需要向「債仔」採取法律行動追債外,收押債權人資產的個案,亦在一年間,由13宗升至47宗,急升2.6倍。學者分析疫情令香港經濟一落千丈,打工仔勉強搵兩餐,畢業生不容易找到理想薪金工作,學貸苦無錢還,政府亦有欠令青年向上流的政策;有議員則估計或涉及學生的理財不善有關,建議大學向就讀學生提供理財教育。

根據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資料,若學生貸款還款者連續拖欠償還兩期或以上的按季度分期還款,或6期或以上按月分期還款,會被視為拖欠還款個案。據教育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顯示,雖由律政司發出的書函有減少,但向拖欠還款帳戶採取法律追討行動及執行判令的宗數皆有所上升,當中押記令升幅最大,由20/21學年的5宗及21/22學年的13宗,大幅升至22/23學年的47宗,上升2.6倍。

撇銷貸款 每學年平均85宗

由律政司向貸款人發出訴訟或執行判令前的書函,由20/21學年945宗、21/22學年957宗,降至22/23學年的821宗。扣押債務人財產令狀由20/21學年244宗、21/22學年325宗,升至22/23學年的427宗。扣押債權判令則由20/21學年43宗、21/22學年72宗,升至22/23學年的166宗。

教育局補充,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只會在欠款無法追究的情形下,例如當事人去世、永久失去工作能力或破產等,才考慮撇銷貸款。根據局方提供的數字顯示,過去3個學年,平均每學年有85宗撇銷貸款,佔總貸款比率的0.24%,牽涉約460萬元。

法律行動前 發信致電提醒

局方補充,職學處會先向當事人發出「催繳信」,若不獲理會後,則會發出短訊或致電有關人士提醒還款,同時了解對方拖款原因和是否需要協助。若再無收到還款或回覆,則會向有關人士作出法律行動。局方強調,對真正有財務困難的拖款者,職學處會協助他們,包括允許適度延遲還款或依法進行個人自願安排。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陳偉強分析,近年的退學和移民潮,亦有可能刺激欠債畢業生索性「賴帳」,因為打算「走咗都唔返來」。他直言,自疫情後,香港經濟一落千丈,畢業生難以找到理想薪金工作,家庭環境較差,甚至是領取綜援,根本難以還款;加上政府沒有令青年向上流的政策,都打擊了在職青年加薪希望。無疑本港經濟正在改善,但遠水不能救近火,早年的畢業生亦要繼續「捱下去」,他最擔心一旦樓市及股市出現轉差,穩步的經濟同樣轉差。

議員倡大學加強理財教育

議員梁熙估計,學生欠繳學生貸款是與理財不善有關,從今年3月當局提交的數據,見到18至24歲的欠款人,佔41%是繳交最低還款額,已見端倪。他補充指「押記令」,是政府向借貸人的擔保人扣押資產,他建議欠款人亦需正面面對欠債問題,如向當局解釋欠款原因,不要逃避債務,或誤以為職場「新鮮人」可避過法律責任,梁同時建議大學需向學生在學時,提供理財教育。

不少畢業生面對畢業即失業,感到前路茫茫。
不少畢業生面對畢業即失業,感到前路茫茫。
升讀大學是不少學生的夢想。
升讀大學是不少學生的夢想。
新一批畢業生即將投入社會求職。
新一批畢業生即將投入社會求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