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擬加水費「止血」 水務署:會循序漸進收回成本

【on.cc東網專訊】面對財政赤字逾千億港元,早前發表的財政預算案提出長期未調整及收入遠未及收回成本的收費項目。本港水費近30年來未有調整,水務署去年錄得逾24億港元赤字,成本回收率跌至不足8成。據悉,水務署近日就加水費與不同業界會面。

水務署回覆傳媒查詢時指出,水務經營帳目自1998至1999年度起已錄得虧損,但同時客戶數目由當年的220萬,大幅增加至今約320萬,為滿足客戶需求,需要擴建水務設施,導致經營成本上升,因此最新的成本回收率已跌至79%,為改善經營狀況,有需要調整水費;若決定調整收費,將會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收回成本,盡量減少對各用戶的影響。

當局指水費檢討是複雜的議題,需要審慎處理,其中市民的負擔能力是很重要的考慮因素,署方於4月已組成外展隊,並與數個餐飲業團體及洗衣業商會的代表會面聽取意見,未來亦會繼續與其他行業代表,包括食品加工業、美容業、酒店業、建造業等團體會面,暫時未有就諮詢設立期限。

洗衣商會主席周漢強指上月與署方官員會面時,曾表達理解水費多年未有調整,加價是「無可厚非」,但業界經營成本近年已上漲約2至3成,希望當局體諒,加幅不應超過雙位數字。他又引述署方代表透露,加幅會相對溫和,但未有透露具體數字。

周漢強指水費平均佔洗衣業成本約8%至10%,中型及大型洗衣廠每月水費可達10萬至20萬港元;乾洗店的水費亦佔成本5%至10%,加幅太大將對業界造成沉重負擔。

對於考慮調整水費的因素,水務署曾強調不只考慮東江水價格增幅,亦會按水務署的經營帳目、香港經濟狀況、市民負擔能力等作一籃子作考慮,而政府亦提到「用者自付」也是重要參考原則。

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水費開支佔業界日常開支大約2至5%,認爲在目前的經濟狀況下,上調水費將會對中小企構成壓力,其中用水量較多的酒樓及茶飲店最受影響,又指食肆按用水量支付的排污費,由千多港元至逾萬港元,已造成一定負擔,擔心加價會加劇通脹。

他又指近年業界已經履盡環保責任,不斷尋找方法節省用水,每間店舖平均用水量都有減少,認爲當局以收回成本加水費不合邏輯,形容餐飲業錄得虧損比水務署更多,當局除了考慮加價外,都需要檢討營運方式,縮減開支。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