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突削性小眾撥款 同志組織被迫減人手、服務 斥打壓小眾社會服務|Yahoo

2017 年香港同志遊行(SCMP / Edward Wong)
2017 年香港同志遊行(SCMP / Edward Wong)

【Yahoo 新聞報道】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的「平等機會(性傾向)資助計劃」,每年均會撥款予民間團體,為性小眾提供支援服務。不過《Yahoo 新聞》發現,今年資助計劃「大縮水」,資助項目由去年的 24 個大減至僅剩 10 個,總資助額削減近半。有以往每年獲撥款的同志機構突然不獲資助,需要削減人手應對,批評政府是試圖打擊小眾的社會服務。

總資助額大減近半

根據 2024 至 25 年度的獲資助項目名單,今年僅有 10 個性小眾相關項目獲資助,較去年的 24 個項目大幅減少。獲批的總資助額亦由去年的約 135 萬元,大減至今年的約 69.9 萬元。多個以往每年獲批撥款的同志機構,今年都不在資助名單上。

一個已成立多年的同志組織接受《Yahoo 新聞》訪問,表示過往每年均獲平等機會(性傾向)資助計劃撥款,惟今年機構三個項目的撥款申請全部被拒絕。

由於涉及敏感性,該同志組織要求匿名受訪。機構負責人表示,三個今年被拒資助的項目,分別是性小眾輔導服務,同志家暴公眾教育活動,以及同志伴侶保障的公眾教育及問卷調查。負責人強調這些項目都不涉及政治敏感內容,但申請仍然被拒。

同志組織:放少一次煙花,已夠批十多個項目

負責人表示,三項活動共涉及約十餘萬元撥款,如今申請被拒,機構需要即時削減一名員工,以減低營運成本。他指性小眾輔導服務已持續推行多年,如今突然不獲撥款,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不排除需要削減輔導服務。

他理解政府有財政預算的考量,但認為社會資源需要更好地分配:「(政府)放少一次煙花,金額已足夠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多批十多個項目,這又是否合理?」他批評政府打擊非主流、小眾的社會服務,做法對機構不公平。

局方在拒絕申請的回信中,沒有具體交代三個項目不獲撥款的原因,僅籠統稱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考慮「活動宗旨、內容和可行性、財政因素等」準則,未能支持其撥款申請。

性小眾劇團:藝術創作不能再依賴政府資助

另一個性小眾劇團向《Yahoo 新聞》透露,過往近十年都有獲政府撥款,與局方合作一直非常愉快,惟今年申請突然被拒絕。局方同樣是以上述籠統的理由,拒絕其申請。

被問到劇本是否涉及政治敏感內容,劇團負責人指,今年被拒絕資助的劇目,已經是第三度重演。雖然劇本包括一幕警民衝突的場面,但之前兩次演出均獲該資助計劃撥款,對於今次突然被拒申請感到意外。

她認為今年仍然獲批的項目,對政府而言都是相對「穩陣」的活動。相比之下,舞台劇的對白內容較容易被視為「敏感」。她預期,未來要進行性小眾相關的藝術創作,不能再依賴政府資助,需要尋求非政府、私人基金的資助。

由去年香港電台性小眾節目《自己人》停播,到同樂運動(Gay Games)會缺乏政府支援,她留意到近年政府對性小眾活動的態度的改變,「心裡已有預測,做得一年得一年」。

「 我們恐懼的那條線,已經出現了。」

去年 11 月同樂運動會舉行,沒有政府官員出席,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擔任開幕禮主禮嘉賓。
去年 11 月同樂運動會舉行,沒有政府官員出席,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擔任開幕禮主禮嘉賓。

政府:不評論個別項目申請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回覆《Yahoo 新聞》查詢時指,平等機會(性傾向)資助計劃的宗旨為促進不同性傾向人士及跨性別人士享有平等機會,或為性小眾提供支援服務。為確保資助項目符合計劃的宗旨,評審機制設有由包括非政府人士組成及擔任主席的評審委員會。

局方指,在考慮項目申請時,評審委員會會考慮項目的內容及可行性、財政因素、預計受惠人數、申請機構的經驗及管理能力等,「我們不會對個別項目的申請作出評論」。

「平等機會(性傾向)資助計劃」除了資助同志組織外,多年來亦一直撥款予一些被視為是「反同」的機構,例如是明光社等,屢受質疑是違反資助計劃「平等機會」的原意。而今年的撥款名單中包括類似組織,包括是協助人「離開同性戀生活模式」的機構「後同盟」等。

被問到未來會否停止資助這些機構的活動,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沒有正面回應。

平等機會(性傾向)資助計劃獲資助項目名單(點擊圖片可放大)
平等機會(性傾向)資助計劃獲資助項目名單(點擊圖片可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