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條舊公屋邨具重建潛力 團體料增3.5萬單位 促提當局前規劃

【on.cc東網專訊】許多舊公共屋邨均日漸老化,急需重建。有團體今日(23日)公布有關舊屋邨重建研究,認為房屋委員會及香港房屋協會轄下14條舊屋邨有重建潛力,經估算後料最多可增加約3.55萬個單位。當中彩虹邨已有逾半世紀歷史,更多次發生石屎剝落等嚴重樓宇安全問題,惟至今未獲重建,原先在附近可作重建安置之用的大磡邨項目最後被轉為綠置居之用,導致錯失重建良機。團體建議政府應提前規劃重建多條老舊屋邨,而非只着眼於縮短公屋輪候冊時間。

公屋聯會關注公屋重建聯席分別就房委會及房協轄下的和樂邨、石硤尾邨、彩虹邨、南山邨、富山邨、健康邨(第三期)等14條老舊屋邨進行重建可行性研究,而相關屋邨樓齡介乎42至70健之間,極待重建。其中彩虹邨樓齡為58至60年,近年經常出現石屎及天花混凝土剝落等意外,威脅居民人生安全,不過原先可作為原區安置的大磡邨項目被轉為綠置居項目,錯失重建機會,聯席建議可做用宏照道公營房屋發展計劃第二期作為接收屋邨,並進行分期重建,否則未來將難以找到安置屋邨,為彩虹邨啟動重建工作。

除彩虹邨外,石硤尾邨及富山邨亦有類似「錯失重建良機」的問題,聯席建議政府應提前規劃市區土地用於安置重建,否則未來市區土地用盡,將難以再有位置作安置;另提出10年重建時間表建議,提議其中8條舊屋邨有條件優先在前5年重建。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