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運動員醫療支援不足 專家倡體會及學校設「運動創傷防護員」
【on.cc東網專訊】每逢香港運動員取得佳績,都會喚起社會關注相關議題。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骨科與運動醫學科主任容樹恒今日(24日)在電台節目中指出,本地對運動員醫療支援不足,就算一般醫療人員自發為球隊提供醫療支援,亦處處受到掣肘。加上本地運動醫學欠缺認證制度,導致從業員前景不明。容建議各個體育總會及學校,可以加設「運動創傷防護員」一職,同時政府亦可為行業增設專業認證,保障運動員,並為業界提供更多空間。
容樹恒引用港足作例子,指出即使是本地的職業球隊,支付球員賽季前的體檢驗身費都很吃力,甚至有球隊因資源限制,只能送運動員到急症室就診,再轉介輪候專科。然而,本地部分醫院的專科門診或檢查,例如磁力共振檢查,排期至少要近一至兩年。他認為外地球隊在醫療方面做得更為完善,不少已聘請全職醫生和物理治療師隨隊。
考慮到本地體育資源較少、醫療人員薪酬較高,聘請全職醫療人員隨隊有一定難度。不過容教授就指出,現時制度上,就連請兼職人員也有阻礙。就例如一名公立醫院醫生想協助球員,就要用自己的假期隨隊服務,同時要面臨繁瑣的申報程序。若果體育總會提供機票住宿,醫院更可能會以「利益衝突」為由不予批准。他認為香港可參考外地足協與公私營醫療機構緊密合作的例子,讓幾十個醫生、物理治療師輪流為球隊兼職,政府亦需要出面協調。
他續指,香港在運動醫學上屬世界前列,但不論人手、薪酬架構、晉升及培訓上,都有很大進步空間。由於目前本地醫學架構上未有運動醫學專科,缺少法定認證機制,外界較難客觀判斷從業員水平,使從業員的社會地位和工作機會受限。容指出,不少國家早已有「運動創傷防護員」(AthleticTrainer)一職,負責處理運動員日常訓練時的創傷、判斷傷勢等,有需要時亦會與物理治療師、醫生合作及交換意見,有仔細分工,讓運動員得到更全面及專業的治療。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