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三招助村屋拆僭建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政府早前決定分階段處理新界村屋僭建物問題,引起不少新界原居民憂慮及不滿,昨趁立法會會議,發動逾千人「包圍」立法會,有村民向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座駕掟雞蛋,亦有人向到場的立法會議員及官員座駕掟水樽。林鄭月娥在會上表示,打算循三個渠道協助受影響的新界村民,包括提供貸款協助村民清拆僭建物和另覓居所,甚至會認真考慮協助居民重建村屋。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昨午討論新界村屋僭建問題,有鄉村代表稱有三千名原居民到場抗議;警方估計,昨日共有一千七百名人士參與抗議。期間部分集會人士情緒激動,尤以當出席會議的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抵埗時,有村民向其座駕掟雞蛋,亦有人向到場的立法會議員及官員座駕掟水樽;有村民一度推撞鐵欄。由於請願期間突然下大雨,村民未有按原來計畫圍繞立法會一周,抗議行動歷時個多小時後,村民陸續散去。 李永達質疑「特赦」僭建 對於發展局早前決定分類按次序處理新界村屋的僭建問題,先拆除具有逼切性及構成威脅的僭建物,並容許部分風險較低的僭建物先行登記,多名議員感到不滿。民主黨議員李永達指,質疑登記制度是把僭建物合法化,「特赦」新界村屋,做法並非一視同仁,公民黨議員陳淑莊更揶揄有關做法是「一地兩制」。 林鄭月娥在會議上多次重申,當局處理新界和市區僭建物是一視同仁,否認容許部分風險較低的僭建物先登記再分階段取締,是「變相特赦」,更反駁有關說法不公道。「我真的不能接受說我們這套方案是下跪,半跪或四分一跪也不是」。她續稱,初步考慮透過內部調配人手,處理新界村屋僭建的執法和巡查工作,但暫時未能訂出具體清拆時間表,以及登記後的僭建物須何時清拆,「不能講得太實,否則可能適得其反,要給予時間。」 發叔:鄉局擬提司法覆核 不過,會上亦有多名議員「力撐」新界村民,批評當局清拆村屋僭建物是擾民,亦破壞居民的生活環境。林鄭月娥表示,當局會循三個渠道協助村民,包括考慮向村民提供貸款清拆僭建物,與房委會協商幫助有需要居民另覓居所,甚至認真考慮協助居民直接重建村屋。她又即場展示三張嚴重違規的村屋相片,其中兩座村屋被加建至六層,個案已交到法院處理,另一村屋則擴建至九千呎,相信外界不會認為是新界村屋,強調必須認真處理,「否則入到新界村屋就是另一個世界,難以令市民信服」。 身兼鄉議局主席的議員劉皇發則在會上表示,政府突然就僭建物展開執法,單方面要求村民負責並不合理,鄉議局打算就適用於新界的建築物條例提出司法覆核;他指,執法部門多年來沒有干預,令村民以為加建是合法,甚至得到政府默許,認為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