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國際研討會 探福祿貝爾教學

(綜合報道)幼兒教育法如蒙特梭利、華德福、瑞吉歐等近年愈來愈受關注。Elsie知道,家長又有新選擇,因為九龍城民生書院幼稚園,今年獲得福祿貝爾教學法認證,是全球首所獲此認證的幼稚園。校長張展鈴表示,福祿貝爾有上百年歷史,提倡以兒童為中心,從遊戲中學習,是所有幼兒教育的基礎。該校明年亦會舉辦國際研討會,邀得國際福祿貝爾協會主席,為老師培訓及公開演講,分享教育心得。 民生書院幼稚園約兩年前開始,採用福祿貝爾教學法(Froebel Education),校長張展鈴曾於一三年,到倫敦與國際福祿貝爾協會主席Brian Tubbert會面,亦獲得正面評價。「主席非常認同民生書院幼稚園的學與教模式。今年更正式獲得該會認證,成為全球首所福祿貝爾幼稚園。」 為配合認證,民生將會命名一座「福祿貝爾中心」,又會於明年四月二十三日舉行幼兒教育國際研討會,「Brian Tubbert將會擔任主禮嘉賓及演講約一小時,亦會為民生的老師進行培訓。」張校長又透露,研討會將開放予公眾參加,「全港學前教育老師與家長亦是目標對象。」 Elsie率先了解過,研討會以「再思幼稚園教育:價值與實踐的承傳」為主題,講者包括來自澳洲迪肯大學的教授、香港八大院校幼兒教育的知名教授,以及教育界知名人士等,而講題由小肌肉訓練到管教,甚至數學、藝術及字詞學習都有,非常多元化。 福祿貝爾或對家長來說有點陌生,但聽張校長講,這套教學法已有百年歷史。「福祿貝爾被喻為『幼稚園之父』,他於一八三六年創辦首所幼稚園,更創造了『Kindergarten』一字,意思為幼兒的花園,Kinder's Garden。他認為幼兒就如花園的植物,而教師則是園丁,需順應幼兒的本性,悉心培育。」 「他的教育理念是『以兒童為中心』及『遊戲是學習的核心』,一直是所有幼稚園教學法的基礎。」張校長認為,近年大眾關注幼兒的「起跑綫」,更應回到幼兒教育的根源,「回顧並重新檢視當代幼稚園教育。」 很多學校及教學法都標榜「從遊戲中學習」,但如何設計遊戲才是重點。張校長指,福祿貝爾的理念可引申出四大原則,分別是實物教學、適應自然、遊戲教育,以及社會參與。「讓幼兒通過親身參與或使用實物教材,獲得具體的經驗之餘,亦可藉遊戲活動,自然掌握不同學習目的。」 她表示,該校的活動會照顧不同年級程度,好像K1同學利用五官探索實物,辨別不同物品;K2就曾於夏天參與戶外嬉水活動,認識解暑方法;K3則會參觀海洋公園,認識動物,親身體驗動物習性及與人的關係。 Elsie知道,福祿貝爾教學的另一特色,是使用稱為「恩物」的教學工具。由於這些實體玩具都以自然世界的規則來設計,如通過小石頭、吸管及不同形狀紙卡,代表「點、綫、面」,又會結合剪貼、繪畫、手工等方式,令小朋友不知不覺了解順序、長短等抽象概念。 不過,對現代小朋友來說,實體玩具也許不及電子遊戲來得吸引,所以,張校長坦言,採用福祿貝爾教學法時,會適當調整教具設計,「『恩物』不錯可提升幼兒的思考、邏輯、數理等,但現今社會講求科技及智能,具趣味性和挑戰性的東西,更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故此,我們會運用現今科技及工具,如互動白板、教具及手工等,達到個別恩物的教學目的,如學習點、綫、面、立體、曲綫、直綫等概念。」 不止數學及邏輯,對小朋友來說,品德亦是抽象的概念,民生就將遊戲概念,結合劇場教育,讓學生扮演及模擬不同場景。「如學習《狼來了》,聽老師講故事,只是單方面接收,但親自扮演角色,就更深入地明白不可說謊的道理,從而可在生活中運用。」張校長說,戲劇教育亦可提升語文及表達能力。 去年,學校更設計了一系列警察遊戲活動,回應當時部分傳媒對警察形象的負面評價。「通過參觀警署、與警察訪談、安排警匪對峙等遊戲體驗,讓小朋友親身了解警察的實際工作,重新學習以多角度判斷事件。」張校長說,當時更在走廊和課室設置場景,令小朋友更投入角色。 她向Elsie表示,家長及小朋友對戲劇教育的反應良好。「小朋友會回家分享在校內扮演過的情節和角色,家長又會反映幼兒不但熱愛戲劇遊戲,更受遊戲的態度和價值觀影響,而在行為上有所轉變。」 想深入了解福祿貝爾教學法的家長,不妨報名參加明年四月二十三日的幼兒教育國際研討會,或於明年三月五及六日到民生書院開放日,親身參觀幼稚園生的學習成果,詳情可留意民生書院網頁(http://munsang.edu.hk/)。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