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下的極端天氣,如何導致今夏中國菜價飆升?|Whatsnew
這是一間屬於你的新聞媒體,而我們也同樣需要你。加入會員或升級現有會籍,可享九週年限時優惠:尊享會員5折,暢讀會員6折。
在數個主要蔬菜產地遭遇極端天氣後,中國各地蔬菜價格在2024年夏天大幅上升。
根據中國農業農村部的報告,截止到8月18日,其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每公斤均價達到人民幣5.96元,較去年同期高7.8%。自6月底以來,蔬菜價格已連續八週上漲。與本輪上漲開始前相比,菜價貴了38%。有報導指出,8月中下旬的菜價已達到十年來的最高值。
每年夏天7-8月都是中國大陸蔬菜生產的「夏淡」時期。這段時間高溫多雨,不利於蔬菜的生長。儘管如此,今年菜價上行的幅度仍然是相當不尋常的。(延伸閱讀:《橙危機?荔枝危機?氣候變化影響2024年水果供應》)
根據分析,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的影響,是引發蔬菜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中國氣象局發文指,2024年7月底8月初之間,中國平均氣溫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全國平均降水量總體較常年同期偏多12.8%,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5多。主要多雨區位於北方地區,其中遼寧和吉林降水量均為歷史同期最多。
5月以來,華北地區先是遭遇旱情,隨後又出現五輪強降雨,氣候條件相當不利,而南方長時間暴雨的威力也不可小覷。在湖南汨羅,有農戶的上千畝農地全部被淹,種植的辣椒及糯稻均失收。
極端天氣對收購、運輸等環節也有負面影響。據《中國蔬菜》雜誌微信公眾號介紹,降雨對蔬菜的採收有直接影響,會導致採收工人無法下地,運輸車輛無法直接到達田頭,大大增加成本。
菜價上漲對終點消費者造成了相當大的困擾。在北京,有消費者購物時,發現黃瓜價格高達人民幣9.8元一斤(市斤,500克),而平時價格不過2-3元。面對高漲的菜價,已有更多人選擇購買夜晚清倉打折的蔬菜。零售商也同樣不得不向一些並不經常購物的消費者解釋,並非自己胡亂加價,而是來貨的批發價上揚。有零售商由於正價菜品出售佔比下降,收入反而減少了。對批發商而言,受價格上漲影響,下游銷售商拿貨量同樣大為減少,且更加喜歡貨比三家。
至於產業最上游的農民,在遭遇災情後也並未因上漲的菜價而挽回損失。安徽六安一個農場的負責人稱,往年農場的黃瓜產量可以達到2000斤。由於7月中旬的一場暴雨,農場全部被淹,今年只有500斤產量。儘管黃瓜的收購價從2元一斤上漲到4元,仍不足以令菜農受益。中國也設有農業保險制度,保費由政府與農戶共同負擔,其中也覆蓋了蔬菜種植戶。以前述農場為例,每畝保費80元,政府承擔其中三分之二,農民自行承擔三分之一。農場負責人表示,被淹的25畝黃瓜已經得到賠償,每畝賠償金大約在500元。但保險並不支持賠付剛發芽而夭折的黃瓜,因此未能覆蓋農場的所有損失。非災區的農民則因漲價獲益。四川今年較少受到極端天氣影響,當地不少蔬菜種類的地頭價也增長了50%以上。
儘管本輪菜價上漲的原因離不開氣候變化下的極端天氣,但據觀察,中國的網絡輿論仍然較少將兩者聯繫起來。在視頻網站 bilibili 上,不少評論都將情況歸結為「資本炒作菜價」,而抖音上也有聲音稱「房價跌,菜價漲,生活要怎麼過」。輿論環境似乎顯示,中國公眾對氣候議題的關注,相比起氣候實際對生活造成的影響,仍然有限。
媒體普遍指出,隨著秋季天氣轉涼,大量蔬菜上市,菜價將逐步下跌。目前,部分蔬菜價格業已企穩回落。不過,受氣候變化威脅的食品生產並不只是蔬菜。今冬的拉尼娜(反聖嬰)現象,預計將導致冬季偏冷,北方地區降水量上升,增大了發生洪澇的可能。這一情況可能影響水稻和冬小麥的生產。《經濟學人》在去年的一篇報導就指出,氣候變化對中國的糧食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
糧食安全受到氣候威脅的不只是中國,整個環太平洋地區都可能受到影響。專家警告,由於北美洲內部和南美洲南部可能面臨乾旱,大豆產量有機會減少。由於美國中部氣溫偏高,雨量不足,當地玉米產量也可能下降。目前看來,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都需要發展氣候適應型的農業,以保證人類的糧食安全。(延伸閱讀:《氣候災害令印度限大米出口,米價上漲加劇全球糧食危機》)
原文鏈接: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40826-whatsnew-mainland-climate-vegetab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