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遊記】到台東人的秘島蘭嶼 感受另一種生活可能

一邊的綠,一邊的藍,讓人瞬間愛上。

在台東打工換宿時,老是聽台東的朋友說,到蘭嶼會很容易患上「小島候群症」,「你一去,就不想離開了。」台灣有一種很具象的說法,說土地很「黏人」,就是黏著你不讓你離去,想走也走不了。我以為台東已經夠「黏人」,聽朋友的語氣,似乎蘭嶼更甚。

我決定出發去探個究竟。沒想到,卻在出發前遇上了一個無法克服的難題,「你不懂騎機車,去蘭嶼要怎樣玩呀?」這是我出發到蘭嶼前,每個台東朋友幾乎會問我的問題。「大不了截順風車吧。」順風車在台東,幾乎是他們文化的一部分,我也樂於融入成為其中一份子,學習台東人的隨性。

出發不難,只要預先在網上購買船票,一大早便可從台東富岡漁港坐船至蘭嶼,不過唯一要注意的,是浪大,出發前記得預先服用暈浪丸,怕麻煩的話其實在漁港就有售,無需太擔心,上船睡著了就不會覺得暈船。

蘭嶼的原居民為達悟族,島上共有 6 個部落,分別是椰油、漁人、紅頭、朗島、東清和野銀部落。6 個部落在地理上各有所長,要住的話,台東朋友推薦必住東清,因為這裏海岸線較闊,是第一個可以看見日出與月升的地方,晚上還有夜市呢(這裏不是許多地方晚上有餐廳)。

初次踏足這個島,已經有種置身天堂的感覺——一邊的山脈像阿爾卑斯山,青蔥的山上,有幾隻羊跳躍其中;另一邊的大海,則像是澳洲大堡礁的海,深淺不一的藍在陽光下閃閃發亮,讓人懷疑自己到底身處何方。別以為蘭嶼像南丫島或長洲那樣小,光是東清部落與碼頭之間,來回用跑的也要4小時,所以再次提醒我懂得駕車的重要。

其實島上是有巴士,不過班次太疏,好像一天只有兩個班次,印象中我從沒見過,所以大家不想冒險,就預先找個懂得駕車的朋友吧,在碼頭有汽車可租。第一次前往,我非常幸運地,在坐船的時候認識了當地原住民以及曾在這邊打工換宿的「小幫手」,他們原來就住在東清,結果由他們載我到民宿。後來我在民宿又認識了兩個台灣人,幸得他們不嫌其煩,願意載我環島遊。有時獨遊就需要一點幸運與一點厚臉皮。

夏天的蘭嶼,太陽可不是一般的猛,曬不夠10分鐘,就把皮膚曬成了兩截色。要避暑,不妨直接跳進水裏去吧!出發前就已經聽很多台東的朋友說,來到這裡一定要浮潛。民宿必定會提供一系列蘭嶼特色活動給大家參加,除浮潛外,還可以夜探貓頭鷹、參觀達悟族祖先所建的地下屋、體驗蘭嶼傳統獨木舟等,但因為蘭嶼太大,只有兩天一夜的時間實在不夠,所以只參加了一個浮潛班。

這次帶著我的是浮潛教練阿雄。他眼睛大大的,一身膚色給曬得黝黑,在猛烈陽光下閃閃發亮。跟島上的人相比,他的口音帶點外國人的口音,而且鼻子高挺、眼窩深邃,怎樣看也不太像是本地人。他笑了,用調侃的口吻說:「對啊,你不知道蘭嶼人的祖先是來自菲律賓嗎?」不說不知,原來與達悟族最接近的,是菲律賓的伊巴丹族,當地人說的語言與菲律賓話也有許多共同之處,而且達悟族的傳統節日飛魚季,在菲律賓也有。

所謂浮潛教練,不過是有遊客時多賺取些外快的名銜,真實是,即使沒有遊客,他也會每天去游泳潛水,他解釋,因爲大海是他們「冰箱」,有時家裡想吃什麼,他們就會直接跑去大海捉魚去,甚至還可以做我們羨慕之極、新鮮的海膽蓋飯。阿雄還跟我說,這裡的海膽跟在日本吃到的海膽是同一個品種!除海鮮以外,到蘭嶼繞一轉便會發現到處都有田,種植了番薯和芋頭,是當地人的主食。

這裏沿岸隔不久就會出現一個個涼亭,是當地人休息的地方。大部分居民完成工作後就會上岸去涼亭坐著看海放鬆休息,跟朋友聊聊天。到晚上,就在夜市買了炸雞、串燒、炸芋頭餅,坐在涼亭,看著月亮從海平線上升起來,在海面上形成一條閃爍的階梯。這樣美麗的現象叫「月亮的階梯」(Staircase to the moon),聽著海浪聲看月出吃小吃,浪漫幸福得不像真實。

這就是所謂的桃花源吧。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在這裡時間緩慢地流逝著,因為自給自足的關係,根本不用追趕時間。想休息就休息、想聽音樂就自己做音響、想吃魚就自己跑去捉、想探望朋友,隨時騎上機車就可以翻過山頭到其他村落去。

原來在世界的一個角落裏,存在著另一種的生活可能。閉上眼睛,心裏默唸,我也大抵患上了「小島候群症」,不願離開了。

文字、圖片:Sally Chong @偽文青。去旅行。散散步

___________________
活過不白過
Follow us on IG:https://bit.ly/2yjkquY
___________________

#OnlyLiveOnce #深度遊記 #台東 #蘭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