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究:近七成照顧特殊需要子女父親曾感羞恥和內疚
父親投入家庭的程度越漸受到關注,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在近年亦正呈上升趨勢,但本港現時並無官方統計主力參與照顧2至12歲有特定需要子女的父親人口。港大研究推算,截至2023年中,相關人數為 12,554人;又指,照顧特殊需要子女的父親受華人傳統文化和男性規範影響,會出現羞恥和內疚情緒,或引發負面行為。
研究於2022年5月至去年9月進行。團隊先對31位育有2至12歲特殊需要子女的父親進行深入訪談,再透過訪談結果研究量表,並收集437份有效問卷。結果發現,受訪父親承認,在照顧特殊需要子女的過程中,曾有羞恥感(65.7%)、内疚感(76.2%)、迴避行爲(50.6%),及補償行為(95.2%);而以6分為最高評分,受訪者出現羞恥感、內疚感、迴避行爲及補償行為的平均值分別為3.37分、3.7分、3分和4.1分。
推廣父親友好政策 加強社區教育
香港大學(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督導顧問及助理講師盧啟聰指,受華人傳統文化和男性規範影響,父親認為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是一種負擔,並在孩子表現出異常行為時,出現羞恥和內疚情緒,或引發負面行為。如男性照顧者多以嚴厲的語調及動作制止特殊需要子女的異常行為,及在管教時普遍感到十分內疚,進而引發持續的補償行為以減少內疚感。
盧啟聰續指,這些負面情緒和引發的負面行為,對教養有特殊需要的子女,往往適得其反。他建議建立政府資助的男性或父親照護者支援中心或服務,推廣父親友好政策,並加強社區教育,以減少對特殊教育需要兒童的污名化。
擔心特殊需要子女須負刑事責任
SEN私人補習教師當Sir 育有2名有特殊需要子女,其中,曾確診輕度智障的大女兒現已能於主流中學就讀中三。他分享,小兒子在不足4歲時確診輕度智障、自閉症及發展遲緩;自10歲起出現異常行為,如在過馬路時,會在紅燈轉綠燈的一刻就馬上踏出馬路,使他在人多時會撞到途人。
當Sir表示,作為照顧者,不時會被旁人用眼神「倔」自己,更曾試過在兒子撞到一名撐拐杖的長者後,被長者說「喂,你睇住你個仔 」。當Sir稱,當時感到羞恥,尤其是自己作為SEN補習老師,自認教其他SEN學生都「幾成功」,但自己以不同方法都未能成功教育兒子;又擔心兒子已經10歲,以後若出事,或須負刑事責任。
只求女兒過得開心 將舉家移民英國
另一位爸爸曾偉延則育有3名女兒,其中15歲的二女患唐氏綜合症及輕度智障、9歲的三女則於約6年前確診自閉譜系障礙。他表示,大女出生時特別開心,向不少人發消息分享喜悅,但二女出生後,卻因其患唐氏綜合症和輕度智障,一時「唔夠膽send message、唔知點同其他人講」。
後來,曾偉延向父母交代二女的情況,父親在沉思良久後,便問「係唔係因為我遺傳嘅基因,令佢搞成咁」,並「想做返啲嘢」,讓她過得開心。如父親一向限制小朋友吃雪糕,但在幫忙照顧二女時,會二女放一馬、「日日吃雪糕」。
曾偉延又稱,香港的生活節奏較緊張,兩夫妻工作忙碌,照顧小朋友的空間亦不足,使女兒未能得到父母足夠的照顧、學習進度較慢,因此約2月前舉家移民到英國,盼新的工作和學習模式能有助孩子成長和發展。
原文刊登於 AM730 https://www.am730.com.hk/本地/港大研究-近七成照顧特殊需要子女父親曾感羞恥和內疚/493402?utm_source=yahoorss&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