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港童沉迷電子品 患過度活躍風險高
【星島日報報道】電子產品漸趨多元化和普及,香港大學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本地學童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每天平均使用逾四小時,假期更達七小時,佔其課餘時間一半。而在一個追蹤研究中更發現,學童每增加使用一小時電子產品,出現超重、過度活躍症的風險便增加兩成至三成。負責研究的港大醫學院副教授葉栢強指情況令人擔憂,又建議家長陪伴及指導子女使用電子產品,以減低相關風險。 香港大學於一六年調查全港超過七千五百名小一至小三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及影響。研究發現,初小學生平均每日使用電子產品逾四小時,假期更達七小時,佔初小學生每日的課餘時間一半;研究亦發現本港學童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時間的比率,遠超其他地方,以美國和北京為例,分別只有兩成及近五成學童每日使用電子產品兩小時以上,但香港學童的比率達七成半,反映本港學童過度使用電子產品。 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牀副教授葉栢強稱,兒童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會直接減少親子活動,如有質素的戶外活動和講故事時間;同時,兒童在打機和看電視時較常進食高熱量食品,這都會影響其社交能力和體能;研究又發現家長從旁指導子女使用電子產品,比起純粹限制其使用時間或放任使用,更有效減低以上風險。 葉栢強表示,在調查期間亦觀察到,兒童愈早使用電子產品,在小學時較常出現過度活躍症的徵狀,如上堂時不能安坐、較難專注和不守秩序等。他建議家長盡量避免讓小童在兩歲前使用電子產品,同時應在子女使用電子產品時監察子女使用產品的種類,盡量選擇益智、互動性高和有助學習的遊戲;以及注意休息,尤其避免讓子女在睡前玩電子產品,因為電子產品的藍光會影響睡眠質素,而兒童正值成長期,缺乏充足睡眠會影響腦部執行力,如專注力和記憶力。 為了解長期使用電子產品對學童的影響,港大醫學院在一一年至一五年對近七百名居於港島區或天水圍區的幼兒,進行為期五年的追蹤研究顯示,發現若兒童在幼稚園時期花較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包括看電視和玩電子遊戲,到小學時,其體重、行為、情緒、學習效能均受到負面影響,如增加超重風險近兩成、出現行為問題風險達四成、增加患過度活躍症的風險達三成、學業成績也有所下跌。 追蹤調查選擇較富裕的港島區,和相對多基層家庭的天水圍,葉栢強稱,原意是希望研究政經地位對學童使用電子產品的影響,但結果發現後者使用電子產品時間較長,研究團隊對此感到意外。他解釋現時基層家庭接觸電子產品不比富裕家庭少,家長缺乏限制和指導,加劇兒童過度使用的問題。 葉栢強憂慮長遠而言,基層和富裕家庭兒童出現智力差距,加劇貧富懸殊,因為是次研究發現,過度使用電子遊戲對學童成績具負面影響,唯團隊現時未有深入研究政經地位的影響。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