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二十四節氣|濕疹還是皮膚敏感?秋冬常見皮膚狀況,中醫師教兩者分別與增強皮膚免疫力方法
立冬,今年2024年在11月7日開始。秋冬季節寒冷而乾燥,溫度與濕度都相對較低,人體內水分容易散失,皮膚角質層水分驟降,皮脂腺因未適應氣候的變化而分泌不足,便會造成皮膚粗糙及脫屑現象,而且痕癢無比。當免疫力下降,便容易誘發濕疹或皮膚敏感等問題。
【立即睇】Yahoo Style 專頁,跟貼最新潮流及優惠情報!
相信不少皮膚病患者曾求診於數個醫生,到處尋醫問藥,某個醫生診斷你是皮膚敏感,另外一個又說是濕疹。究竟如何區分皮膚敏感與濕疹呢?
皮膚敏感
皮膚敏感,可理解為敏感性肌膚,皮膚免疫力不足,未能及時修補受損細胞,造成皮脂膜分泌不完整的皮膚細胞,因而產生各種敏感性肌膚的困擾及許多後遺症,例如泛紅、紅腫、角質增生、乾燥脫屑,瘙癢或疼痛等。其實,絕大多數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過敏性體質。一旦受外來物質刺激,便會誘發皮膚毛病。香港的污染日益嚴重,在紫外線與輻射的傷害下,肌膚不堪重負,屏障功能因而受損。隨着年華老去,人體皮脂膜不如年輕時健康,出現過敏的次數則愈加頻密。一旦天氣轉變,或者是吃了「發物」如辛辣、芒果、榴槤、蝦、蟹等,敏感便一觸即發。
濕疹
濕疹,也就是一種皮膚炎症的反應。在皮疹的形態方面,皮膚敏感患處經過搔抓後亦只會出現相若程度的乾燥或出現高出於皮膚的風疹。
濕疹分為急性及慢性兩種,前者皮損位置會出現泛紅、發熱、小紅疹、糜爛,而且異常痕癢;慢性濕疹患處有顯著的角質層增厚,表面凹凸不平,不經搔抓亦會出現乾燥,甚至乾裂的情況。這些增生的角質層一旦被抓脫,還會出血及滲液。
從中醫學角度分析,兩者間的病理機制如出一轍,分別在於發病的輕重,皮膚敏感可能只屬初期症狀,濕疹則屬較嚴重的階段。皮膚敏感如能及早處理,很大機會可以徹底斷了這病根。
平日所說的過敏性體質,在中醫來說稱之為稟賦不足,外邪﹙外感六淫﹚侵體,導致氣血失和,輕則發於肌膚,重則傷及臟腑。中醫學將濕疹歸納於「濕瘡」的範圍,而皮膚敏感雖無相對應的病名。濕疹的病程較長,病因較多,常見的包括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熱和血瘀等等,而後者的較為強調「風邪」的重要性。不論是濕疹,還是皮膚敏感,若多吃甜食、冷食、煎炸熱氣食物、辣、酒及咖啡都容易令皮膚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況。此外,生冷食物則容易損傷脾胃,脾胃虛弱便容易形成濕;脾濕健運,濕熱內蘊,皮膚則會發疹、痕癢,令濕疹或皮膚敏感更加嚴重。
治療皮膚病除了祛風、除濕、清熱涼血外,還要因應病人的臟腑盛衰、陰陽虛實、經絡氣血等情況,標本兼治,這樣才能獲得持久而穩定的療效。臨床上主要以內服中藥及針灸治療,鞏固病患的體質,增強皮膚的免疫力,以逹到根本性治療的目的。
作者最新動向
如果大家對文章有任何疑問,歡迎在Facebook交流意見: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yeungec
>>按此下載<<全新Yahoo APP,睇盡衣、食、住、行,全方位最新網購情報,購物資訊盡掌握,立即下載!
緊貼潮流、購物資訊,就Click入以下連結睇更多啦~
🎉📱Style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YahooStyleHK/
🎉📱Style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yahoostylehk/
🎉📱最新優惠碼/網購攻略:https://hk.news.yahoo.com/topic/hkshopping
中醫養生:
濕疹不一定因為濕而導致!乾燥易引發濕疹皮膚問題,中醫教預防濕疹食療及抗敏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