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今年第四季申撥款 活化芳園書室及白樓 較預計貴2千萬

【on.cc東網專訊】政府2022年6月公布第六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的申請結果,當局計劃今年第四季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將芳園書室活化為創學芳園,以及將白樓活化為國史教育中心悠悠館,預計建設成本分別為2,550萬及1.044億港元,即共1.299億港元,較2020年預計貴2,025萬港元,升幅約18.5%。發展局指,芳園書室及白樓現均繼續開放公眾參觀,按目前進度創學芳園和國史教育中心悠悠館分別預計於最早明年和2026年開始營運。至於成本上升問題,當局則強調以付款當日價格進行的換算,基本上只是按既定程序反映對通脹的預計因素,並不涉及項目成本上漲、估算出現偏差或項目出現「超支」。

根據發展局年報,芳園書室及白樓詳細設計大致完成,古諮會今年3月7日亦同意兩項目文物影響評估,兩項撥款申請將於下周二(25日)於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進行諮詢。香港文化古蹟資源中心總監張家榮接受傳媒訪問時指出,兩項目建設成本升幅甚高,除了通脹,議員應要求當局解釋哪些項目細節導致升幅,尤其是芳園書室已活化過,升幅不應如此高。

同期計劃另有3個項目,包括景賢里將改成「景賢里‧養生殿」推廣中醫藥;將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員工宿舍群改成「水圓地方」,提供自然體驗的幼兒教育;以及前北九龍裁判法院改成普及司法教育中心,名為「北九.將來」。三項目預期於2026至2028年建成,其中大潭篤和景賢里施工前期工作已展開,前北九龍裁判法院則於今年第三季開始。

對於建設成本上升問題,發展局解釋指,政府在公布第六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的評選結果時,按2020年9月的價格計算預計了相關項目的建設成本,當中,芳園書室和白樓的預計建設成本分別為約2,365萬港元及約8,600萬港元;而發展局計劃於今年第四季就該兩個項目向立法會申請撥款,由於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議撥款項目須以付款當日價格(Money-of-the-Day; “M.O.D.”) 計算,經以付款當日價格換算後,芳園書室和白樓的建設成本分別為2,550萬元及約1.440億港元。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