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稱考慮放寬強拍門檻時需要平衡公共利益和小業主利益

政府向立法會提交修例草案,建議降低強拍申請門檻,樓齡達50年或以上私人樓宇,門檻由現時的80%降低至70%或65%,按樓齡和地區而定。 發言人提到,本港未來樓宇快速老化,需要解決安全問題,復修和重建工作屬兩條腿走路,當局考慮放寬強拍門檻時需要平衡公共利益和小業主利益,今次修訂涉及公眾利益,考慮到有部分已經日久失修的樓宇,維修工作不合符成本效益,重建是較可行的做法,當局要研究加快私人重建項目。 發言人指,理解很多舊樓小業主為年長人士,對於單位被強拍會感徬徨,亦面對資金流問題,當局不會忽視小業主權益,因此透過明年成立的專責辦事處為他們提供專業支援和獨立估價服務。 發言人又說,政府作擔保的貸款專項計劃,將協助小業主取得貸款處理強拍訴訟時資金不足問題,初步傾向有借貸上限,不設入息審查,但可能有資產方面條件,以防公帑被濫用。 被問到現時本港市道差,新做法對推動重建的成效,當局是否有KPI,發言人說,參考2010年當局曾降低強拍門檻,申請個案較之前倍增,預計今次放寬門檻會增加強拍申請個案,但實際增長數字難以估算,又說政策屬長遠發展,發展商反應要視乎市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