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徵不明顯腎衰竭無聲出現
夜尿頻密、小便有泡,很多人以為是「熱氣」。「慢性腎病在初期徵狀並不明顯,小便帶泡沫、尿頻、尿量減少、夜尿多、血壓高等都可能是病徵,一旦錯過這些警號,有機會逐漸惡化至嚴重腎病或腎衰竭。」香港港安醫院腎病科專科譚國權醫生指出,「慢性腎病可以無聲無息地出現,過半數患者由糖尿病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引致。」
腎功能僅15%屬慢性腎衰竭
譚醫生解釋,「腎臟的主要功能為排泄身體內經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協調體內水分、電解物、酸鹼度、血壓等。如年紀大、患有慢性腎病或其他慢性疾病,均可令腎功能下降,一旦身體內的廢物日漸累積,患者容易引發多種身體功能的問題,甚至惡化至慢性腎衰竭,導致體內尿毒水平過高,令患者思考緩慢、沒有食慾、容易疲倦及氣促等。急性與慢性腎衰竭的成因各異,但病徵均不明顯,患者多數為40至50歲。」
譚醫生稱,醫生會以3個月時間來界定屬於急性或慢性:
‧ 急性腎病的病情進度快速而且發病時間較短,一般可用藥物治癒。成因多由於嚴重的急性發炎,或藥物產生的副作用而致。
‧ 慢性腎病則惡化速度較緩慢,如患者在發病後3個月內病情仍未好轉,便會診斷為慢性腎病。而慢性腎病共分為五個階段,以腎功能的下降程度來區分,低至15%左右,便屬於腎衰竭。
譚醫生指出慢性腎病的五個階段:
第一期,腎功能不全 (腎功能達90%)
第二期,腎功能輕微衰弱 (腎功為60至89%)
第三期,腎功能中度衰弱(腎功為30至59%)
第四期,腎功能嚴重衰弱(腎功能僅得15至29%)
第五期,腎衰竭 (腎功能少於15%)
糖尿病、高血壓構成慢性病因
根據醫院管理局的統計,引致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成因主要由於:
‧ 糖尿病 (佔44%)
‧ 高血壓/腎血管病(佔9%)
‧ 腎石/尿道阻塞 (佔3%)
‧ 遺傳(佔4%)
譚醫生補充,「糖尿病患者若病情控制不理想,可於5至10年內出現蛋白尿,繼而逐漸影響腎功能,最後導致慢性腎衰竭。另外經常服用含有NSAID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成分的消炎止痛藥,亦可損害腎臟功能。」
慢性腎衰竭治療靠洗腎換腎為終極方案
「如腎功能只剩餘10至15%,便無法將體內廢物及過多水分排出,治療方案便應多管齊下,包括用藥及洗腎。所謂的『洗腎』即是腎臟替代治療,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療,以現時的技術,兩者均有不錯的控制成效。」譚醫生介紹道:
‧ 血液透析治療(俗稱「洗血」):利用透析儀器將血液中的過多水分及廢物排出,再將過濾後的血液引回體內,一般需每星期洗2至3次,每次4至5小時。不建議血壓低的病人使用。
‧ 腹膜透析治療(俗稱「洗肚」):將導管放入腹腔內,利用腹膜上的微血管網絡以藥水進行透析。但這治療不適合糖尿病患者,因藥水含糖分較高,可令他們的糖尿病病情惡化。
譚醫生補充「慢性腎衰竭患者的死亡率較健康的人高5至10倍,而根據美國的數字顯示,64歲以上需要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慢性腎衰竭病人,5年內死亡率高達80%。治療方面,最理想及終極的方案當然是腎臟移植,但腎臟移植手術亦可能引致併發症,當中最為人關注的是『排斥』。病人手術後需服用多種藥物以預防排斥,更有多種護理技巧需要留意。」
定時服藥、少鹽飲食
「雖然慢性腎衰竭是能夠控制及延緩惡化,除了須定時服藥外,應同時注意少鹽、少肉、低脂、少甜、少煎炸的飲食,汽水少飲為妙。」譚醫生提醒,「很多人喜歡鍛鍊肌肉而運動過量、減少飲水及攝取過多蛋白質,這些行為均會對腎臟造成一定傷害。另外,應每年進行身體檢查,包括驗小便檢查蛋白尿指數,如有超標,便可及早治療。」
鳴謝:香港港安醫院腎病科專科譚國權醫生
(以上資料由英國保誠保險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