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指揮細談習俗 大坑火龍鬚好搶手

【星島日報報道】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的「大坑舞火龍」有逾百年歷史,時至今天仍是中秋盛事!七十多歲的大坑舞火龍總指揮陳德輝(輝哥)暢談火龍構造與傳統習俗,原來龍頭下巴的「龍鬚」是搶手物,更曾有人拿 剪刀衝出,想剪走龍鬚帶回家!文:Katrina 圖:Gary Tsai、政府新聞處 不參與會被杯葛 任時代巨輪如何急轉,有些傳統東西依然備受重視,例如中秋盛事「大坑舞火龍」!每年農曆八月十四日至十六日,在一片鑼鼓聲中,就有約三百人準時又齊心地舞動 插滿 香的威猛「火龍」,士氣激昂的穿梭於大坑的大街小巷,風雨不改。這個獨特節慶風俗,相傳源於1880年,當地居民祈求驅除瘟疫而起,輝哥指:「以前大坑是客家村,每個人都很踴躍參與這項村內盛事,壯丁負責舞龍,女士們就用鐮刀割草供師傅紮龍。如果『大坑仔』不參與,就會遭人杯葛!今時今日,很多已搬離大坑的居民也會特意回來參與舞火龍。」 輝哥又憶述,以往想舞龍,要預先「霸竹」,不似現在有專人預早編排位置。「龍身共有三十一節,三個人一組拿一支竹,個個飯也不吃,晚上六時前就走去霸竹!」龍身又稱為「龍心」,以竹作「骨」,再用米仔草(又稱珍珠草)和鐵 紮成。「紮的時候要很大氣力,手腳並用,秘訣是打草要均勻。」輝哥續指,龍頭和龍尾會特意挑選最幼嫩的草來紮,並要用陰力慢慢貫穿。「以前大坑有很多米仔草,但隨着 城市發展已愈來愈少,現在的數量已不足應付需求。近年會從內地引入米仔草,而竹也要從石崗訂回來,今年共訂了二千二百公斤!」 改以貨車送避風塘 不說不知,火龍有兩大「搶手物」,其一是龍頭下巴的「龍鬚」!「龍鬚只有九把,其實是榕樹的氣根,在廟內開過光,通常是給小孩製成手 來定驚或用以辟邪。」輝哥續憶述,以前試過舞火龍時,有位女士拿 剪刀由排檔突然衝出來,想剪走龍鬚,「她隨即被組長用大聲公大喝一聲趕走!」至於另一「搶手物」就是龍頭香,由於大眾認為「好意頭」,想拿回家供奉先人和地主。 火龍的龍頭十分重,約四十八公斤,但每次只可由一人舞動,「就算有多健碩的壯男,舉起龍頭都行不了多久,約十步就要換人,『龍頭組』三十多個人會輪流負責舞動。」引領火龍的,是兩顆「龍珠」,邊走邊轉動,儼如兩顆大明珠!想不到,「龍珠」原來是由沙田柚製成的,輝哥更親自到深圳東門市場挑選,「最好是廣西柚,因為有『嘴』方便插竹,而且要選厚皮乾水的,以免插滿 香後,水太多會射出來。」 正式舞龍時,會由龍珠開始,一直到龍頭、龍身,以至龍尾順時針舞動,最後會逆時針行一圈,俗稱「行大運」。整個活動歷時約兩小時,火龍會途經浣紗街、京街、新村街等,再回到浣紗街拔香並重新插香。在最後一天(即農曆十六日)完成巡遊後,隊伍會以貨車將火龍運至銅鑼灣避風塘上演「龍歸天」,即將之拋下海中,喻意去除社區的噩運。輝哥補充:「以前會將火龍由大坑直接舞出海邊,但現時因為受填海和人流所限,才改以貨車運送至避風塘。」 隨身帶備葵扇水壺 自十五歲起,輝哥已參與舞火龍這項傳統活動,並由上世紀七十年代中起擔任總指揮,談到多年來有甚麼驚險事,他憶述:「以前舞火龍會同時燒炮仗,記得有次在書局街舞龍時,突然覺得大腿很熱,原來有炮仗由褲浪彈進去,幸好最後關頭將之撲熄。」他又分享,以前有剛懷孕的女士,冒險穿過火龍,就是為了「一索得男」! 雖然今天已不能再放炮仗,但全條火龍插滿 香,男士們舞動時,難免有時會被香灰所傷,更有機會令衣服 火,所以各組長身上均會帶備葵扇和水壺,以便即時弄熄火種。今年現場觀賞舞火龍時,不妨留意一下他們的裝備! 【其他活動】 推廣傳統展覽 由文化葫蘆主辦的《光影火龍夜》展覽,由即日(9月14日)至9月16日(日)、21日(五)至25日(二),於大坑坊眾福利會天台舉行,展出本地藝術家及設計師與一眾修讀設計系同學創作有關大坑舞火龍的藝術作品。 查詢:2780 2283 另外,由即日(9月14日)至10月10日(三)在香港大會堂展覽廳亦會舉行《國泰民安:非物質文化遺產新媒體展覽》,其中由藝術家又一山人及電影視覺效果導演黃宏達共同製作、片長兩分半鐘的3D舞火龍動畫《火龍舞動》,以特別視效凸顯舞火龍的氣勢。 查詢:www.hkculturefestival.com 【同場加映】 輝哥講Talk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將於9月16日(日)下午二時半,在大坑坊眾福利會舉行「大坑舞火龍講座」(費用全免),由大坑舞火龍總指揮陳德輝講解大坑舞火龍的歷史,以及分享多年籌辦經過。查詢:2291 0238 日期:9月23日(日)至25日(二) 時間:8:15pm開始 地點:銅鑼灣大坑(最佳觀賞地點為浣紗街) 查詢:2577 2649 ●屆時會介紹「大坑舞火龍」的起源、發展和儀式等。 ●在大坑仍可見到米仔草,但要曬乾後才可用作紮龍。 ●輝哥的女兒也曾參與其中,負責舞紗燈。 ●舞龍至綄紗街後,會拔香送予在場市民,之後再重新插香。 ●輝哥悉心裝飾龍頭。 ●大坑舞火龍活動是本地的中秋盛事。 ●輝哥說,紮火龍需花很大力氣。 今日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