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壇教父 享年85歲 李福兆逝世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香港首任聯交所主席,人稱「股壇教父」的李福兆,上周六(本月二十七日)在港病逝,享年八十五歲。李福兆自九十年代初出獄後,主要在泰國定居,據悉近月胃癌復發回港休養,不幸與世長辭。證券界人士昨日收到李福兆病逝消息,對於這位有份編寫香港股票市場歷史的重量級人物離世,業界深表惋惜,讚揚李福兆當年力促「四會合併」及創辦聯交所,貢獻重大。 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表示,對於李福兆離世深感可惜,因李福兆對香港證券業貢獻良多,值得敬重。資深證券界人士許照中認為,李福兆是香港華資經紀的代表,所有華資經紀都尊重他,因李福兆懂得尊重小經紀。 促成四會合併 創辦聯交所 李福兆出身名門望族,為上世紀初本港四大家族之一的李佩材(石朋)家族後人,為李佩材之子作元的兒子,而李氏家族中人在本港政商界地位顯赫,李福兆子侄輩中人李國寶、李國章、李國能、李志喜等,全為本港政經界舉足輕重人物。 李福兆被稱為「神童」,因六歲已懂得炒股,早在一九六九年,年約四十的他便與兄長李福慶創辦遠東證券交易所,帶領華資證券界打破當年英資壟斷,及後更一手促成香港證券交易所、九龍證券交易所、遠東交易所及金銀證券交易所四會合併為聯合交易所,他更當選為首任主席。不過,他在八七股災期間,作出香港「停市四日」的決定,為全世界首創,復市後港股大跌三分之一,其決定至今仍備受爭議。 出獄移居泰 癌病復發消瘦 李福兆在八八年因收受利益遭廉署拘控,被判入獄四年,放監後主要定居泰國,但生活也甚寫意,除了投資外,每周打三次高球,又喜歡揼骨,更曾斥資八千萬元建一幢精品酒店當作玩具。他習慣定期回港與香港多名資深經紀飯聚,據有份參與飯聚的證券界人士稱,聚會通常兩個月一次,但最近一次李福兆沒有現身,只知道他癌病復發,消瘦不少。 李福兆最近一次在港公開亮相,為去年回港出席證券商協會三十三周年晚宴。當晚李福兆明顯消瘦,他亦首度承認曾患胃癌,但病情已告穩定。他當時曾接受本報專訪,明言孩童期間已懂炒股,他亦有提到癌病,表示治療後正康復,但仍要進行化療。他說對於生死已看化,「誰最終都要死,驚也是要死,不驚也是要死,沒有甚麼大不了。」 1929-2014 李福兆簡歷 •香港名門李佩材家族後人,亦是李國寶、李國章的叔父。 •賓夕凡尼亞大學工商管理碩士,並有會計師資格。 •1969年創立遠東交易所,並為首任主席。 •1986年四會合併,當選為聯交所主席。 •1987年10月股災,他宣布停市四天,惹起爭議。 •1988年1月2日,遭廉政公署拘捕,被指非法收受新上市公司配售股份,罪名成立,被判入獄四年。 •1993年出獄 •1994年移居泰國退休。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