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質疑擴發債未達GDP增長預測 促政府諗計激活零售業

【on.cc東網專訊】政府增加發債被轟「借貸度日」。議員洪雯指政府稱未來2年實現收支平衡,但需要擴大發債,並將部分基金收益撥入政府一般帳目,又指政府對未來經濟預測2024年全年GDP增長2.5至3.5%,名義GDP約增長4.2至5.2%,達不到預算案5.5%的預期。

她又指非住宅物業市場持續疲弱,疫情後本地零售消費市場不如預期,而近年出現多幅非住宅商業用地流標,問及市場對於核心商業區的辦公室及零售物業需求是否出現結構性轉變,以及非住宅物業負資產和銀行Call Loan情況是否嚴重。

財金官員指撇除發債因素,香港大約3年左右達到收支平衡,今年實質經濟增長率約為3%,預計和預算案預期差不多,而非住宅物業市場疲弱和經濟環境有關,政府會繼續堅持持續造地,在有需要時及時推出。

針對零售業經營慘淡,議員何敬康指零售界認為香港整體經濟環境在疫情過後仍然復甦得非常慢,今年4月的零售數據亦顯示零售業面對非常艱難的時期,問及有沒有方法激活零售業,如提高內地旅客免稅額等;譚岳衡也指市民消費模式的轉變對私人市場造成挑戰,而市民北上消費增加、內地居民境外消費模式多樣的趨勢可能會加劇,隨着香港和內地交通愈來愈便利,港人不想消費的趨勢不可阻止,詢問政府如何拓展雙向消費。

財金官員回應稱,5,000元人民幣免稅額已經訂立了一段時間,會與相關政策局研究是否需要提升。至於港人北上消費,內地來港的消費模式轉變已成客觀事實,該官員強調香港仍有很吸引的地方,香港與其他地方競爭時,從來都不是「鬥便宜」,要提升競爭力便要在產品、服務、客戶體驗等着手,不同業界都需要轉型以提高競爭力。而當更多距離香港較遠的內地城市可自由行來港,將增加本地過夜客數量,而消費亦會相應增加。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