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安老醫療券僅限深圳一醫院 團體促拓至大灣區三甲醫院

【on.cc東網專訊】本港安老服務有待改善,除在港安老的長者外,截至2021年底有逾85萬65歲以上香港居民經過常留在廣東省,港人在內地求診需求亦與日俱增,惟目前本港發出的長者醫療券,僅能在內地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使用,有團體促請當局思考跨境安老的重要性,改善養老服務的配套以增吸引力,促進兩地醫療服務良性互動,將醫療券服務計劃進一步擴展至內地大灣區「三甲醫院」,以至內地指定安老院舍附近的醫療機構,以便提高跨境安老服務水平。

新界社團聯會副秘書長鄧肇峰指,每名合資格長者每年可獲發的醫療券金額為2,000港元,而醫療券累積金額上限為8,000港元。今年5月10日起,政府推出「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選擇內地養老或居住的港人才能享受醫療券帶來的好處,而之前一直未能享用。 荃灣社區主任黃啟進就表示,醫療券服務計劃雖然擴展到大灣區的合資格香港市民,但使用範圍只限於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另一新社聯副秘書長潘孝汶引用政府數據指,直至去年底,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交易宗數逾12萬宗,涉款累計超過3,990萬港元,說明港人居住內地極需香港醫療資源的支援。

大埔社區主任李文傑表示,收到不同的市民的聲音,認為醫療券發展到大灣區屬好事,期望政府能在國內不同的省份,特別是「9+2」城市,在幫助香港市民的養老政策上可以提供醫療券的使用方法。大埔地區委員會副主席羅曉楓認為,政府在研究跨境安老時,應優化養老服務的配套以增吸引力,促進兩地醫療服務良性互動、優勢互補,進一步提升大灣區醫療服務水平,讓港人有更多機會享受內地多樣化的醫療服務,醫療券服務計劃應進一步擴展至內地大灣區「三甲醫院」,以至考慮將醫療券適用範圍擴展至內地指定安老院舍附近的醫療機構。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