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伶牙俐齒 牙齒矯正與人工智能 (下)

上回提及人工智能(AI)大行其道,醫學界早已引入AI作輔助。近年牙醫學界的矯齒專科亦借助AI去幫助大眾牙齒矯正。不過,AI又能否完美地整靚我們的牙齒呢?

預測效果僅供參考

遠景多美好,知易卻行難。因為每個患者都有自己的生理特質,電腦或物理學上的計算並不一定能在生物學上呈現出來。移動每隻牙齒的速度應否統一?到底先移動前牙抑或後牙?牙齒移動時前推後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和當中的支抗系統(Anchorage)應如何控制?這就有點像Google Maps上問路,有時候你會收穫到「估你唔到」的路線建議,然後愈行愈「唔對路」。故此在人工智能繼續累積經驗和建立大數據庫的同時,為了減少重複犯錯,科學家和工程師正努力研究出更好的牙齒矯正和透明牙套材料,提升臨床應用的準確性。

另外,研究人員也嘗試以龐大的數據庫,用AI去「模擬」(Simulate)治療後對患者面部輪廓的微妙變化,以及預測嘴唇和「審美線」(Esthetic Line)前後距離的改變。這些妙不可言的電腦效果,非常吸睛,卻像餐牌上的照片一樣,僅供參考,一切以「實物」為準!

近日朋友WhatsApp分享一首由「AI黃家駒」唱出的歌,歌名是《到底發生過甚麼事》,原曲由Dear Jane主唱。1993年離開了的家駒,唱出2022年的歌,唱出我們對他30年來的思念和眼淚。這些年來,他在遠方到底發生過甚麼事?假如你身邊至親先走一步,AI能讓對方重現眼前/耳邊,能再共你漫步田園,關起手機純靈魂對話,明知「真的是假」,你願意嗎?

(這篇文章並非由ChatGPT寫成,是先由筆者完成手稿後,再以人工智能識別語音(Voice Typing)自動「打字」完成。)

牙齒矯正科專科醫生邱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