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鼻疽襲港島 添3長者確診

袁國勇(左二)等人到蝴蝶谷配水庫視察,暫沒發現傳播源頭。
袁國勇(左二)等人到蝴蝶谷配水庫視察,暫沒發現傳播源頭。

奪命類鼻疽不但在深水埗區爆發,更已蔓延至港島區!《東方日報》日前率先報道深水埗區爆發死亡率超高的類鼻疽後,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與專家團隊連日追蹤,昨晚公布再發現3宗類鼻疽感染案件,患者年齡介乎69至89歲,當中兩人分別居北角及柴灣,未曾到訪深水埗。本港今年已發現34宗類鼻疽個案,且社區或已廣泛存在這種惡菌,政府昨晚亦宣布,計劃把類鼻疽感染個案納入法定須呈報傳染病。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日亦稱,類鼻疽是本港風土病,建議水塘增加氯氣消毒。

截至昨日,今年發現的人類感染類鼻疽個案已比去年總數多一倍,當中25宗個案均於8月或之後出現。衞生防護中心昨晚公布,新增3宗類鼻疽個案中,首宗涉及一名88歲男子,患有高血壓,曾患腎癌,居北角,於本月4日因發燒往東區醫院求醫,同日入院。臨床診斷為全血球低下,現時情況穩定。

兩人發病前無去深水埗

第二宗個案涉及一名69歲男子,患有缺血性心臟病和慢性肺病,潛伏期大部分時間居於將軍澳,亦有在柴灣居住。他由10月4日起出現發燒,於本月6日往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求醫,同日入院,診斷為類鼻疽感染,現時情況穩定。據中心的流行病學調查,上述88歲和69歲男病人發病前均無到訪深水埗及相同的地點或場所,亦無飲用未經煮沸的水,初步可排除感染與食物或產品有關。個案的流行病學調查仍在進行中。

至於第3宗個案涉及一名89歲男子,本身患糖尿病、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等多種疾病,居深水埗一幢私人樓宇,於本月8日因氣促、喘鳴和下肢水腫往明愛醫院急症室求醫,同日入院,診斷為類鼻疽感染,現時情況穩定。

袁國勇昨早聯同衞生防護中心及水務署人員到深水埗區內的蝴蝶谷配水庫視察,他指出,由於石硤尾及深水埗個案比例高,中心特別關注事件,相信泥土及食水都有機會散播病菌。他透露,深水埗區內約10名患者甚少外出,亦無接觸乾泥土,故要研究其他傳播途徑。繼日前在白田邨一地盤的泥土發現伯克氏菌後,團隊在理大地盤泥土發現4個樣本含細菌DNA。

推測與食水受污染有關

專家團隊暫未肯定傳播源頭,但袁國勇推測爆發原因或與食水受污染相關,昨日他們視察配水庫後,滿意濾水廠消毒程序,包括游離餘氯含量達標。不過,袁亦指,游離餘氯含量會隨時間降低,呼籲長期病患者及長者,早上開啟水龍頭一分鐘後方可用作食水,頭一分鐘流出食水亦應避免用作刷牙、洗臉及花灑沖涼等,「最好煲過先好入口。」

袁又建議,水務署應增加食水氯含量,由100萬分之一增加到1.2,令游離氯含量足以殺死病菌,並於出水口增加紫外光消毒。他稱,建議於配水庫出口增紫外光消毒,相信可進一步確保食水安全,亦可減慢爆發情況。他又指,現階段對爆發原因未有結論,已於區內購買廉價口罩及消毒液,及檢取患者家居樣本作化驗,檢視其有否受到污染。

專家建議水務署增加食水氯含量。
專家建議水務署增加食水氯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