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輪輸入護理員少於半數獲批

首輪「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最終僅批不足一半配額,業界指將影響服務。
首輪「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最終僅批不足一半配額,業界指將影響服務。

【本報訊】本港護理服務人手短缺,首輪「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於7月3日結束申請,並剛完成審批。社會福利署回覆傳媒查詢時指,370間院舍遞交申請2,162個輸入護理員配額,超額申請逾倍,最終173間院舍獲批1,003個配額、即不足一半院舍和申請配額獲批。

安老服務協會稱,不少以往循「補充勞工計劃」申請輸入外勞的私院在首輪特別計劃未能獲批配額,意味原有外勞未能續期,將影響人手和服務,批評新舊計劃銜接出問題,不應將新舊申請混合處理,審批時應優先考慮原已聘用外勞的院舍。

業界憂影響人手及服務

以往私營安老和殘疾院舍可經勞工處「補充勞工計劃」申請輸入護理員,港府今年6月推出特別計劃准許所有類別院舍申請,繞過勞顧會審批,另設審批機制;社署署長會諮詢由勞福局、社署和勞工處代表組成的跨部門聯絡小組意見,以決定每宗申請可輸入人數。特別計劃配額上限7,000人,計及現有4,000個輸入護理員,冀額外輸入3,000人。

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稱,不少院舍在首輪特別計劃未獲批輸入護理員配額,意味現有外勞未能續期,將影響人手和服務,短期亦難在本地招聘合適人手,後果嚴重。他批評新舊計劃銜接出問題,政府應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