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耀編五層教學法 助學校成功推STEM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科學創意中心總監黃金耀表示,多給學生動手做,有助培養他們的解難能力。

【星島日報報道】現時全港中小學正積極推動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教育,不過,有「香港STEM教育之父」之稱的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科學創意中心總監黃金耀則坦言,因經驗不足,不少學校仍摸着石頭過河,甚至出現亂局。他認為要成功推行STEM,學校必須運用「五層」教學法,助老師循序漸進「升呢」。 於英國倫敦大學先後取得物理及天體物理學學士,以及半導體材料科學碩士及博士的黃金耀,曾在海外及本地大學從事科研工作,亦曾出任中學的物理及科學科主任,為配合教育局於兩年前在全港中小學積極推行STEM教育,他已為近百所學校,包括中小學及幼稚園進行師資培訓。他形容現時學校推行STEM教育是百花齊放,「有些做得不錯,但亦有些不理想,可以說局面是頗為混亂。」 為支援學校推行STEM教育,現時教育局為中小學,分別發放一筆過的二十萬元及十萬元津貼,不過,黃金耀認為,部分學校似乎未能善用津貼。 他表示,有學校設立STEM實驗室,但在裝修上已用去大部分資金;亦有學校用來購買不同儀器或玩具,例如3D打印機、VR眼鏡、航拍機等,但卻未必能用得其所,「買了3D打印機,就不應只教打印公仔或紀念品,應該教學生如何運用在日常生活上,例如用來打印科技儀器的配件等。」 黃金耀坦言,由於缺乏經驗,不少學校在推動STEM教育時,猶如摸着石頭過河,因為過往的師資培訓,沒有涉及STEM範疇,「現時老師在堂上教授的科學或數學課程,都屬知識層面,只適用於考試測驗,其實可讓學生發揮創意,把這些知識融入於日常生活中。」 黃金耀表示,不少老師抱怨,指STEM課程太繁重,未能掌握當中的教學法,「例如有位小學教師,在課堂實驗時,純粹讓學生看他所做的污水過濾模型,其實他應該讓學生回家做,讓學生想想如何過濾污水,或有更好的點子。」 他表示,亦有一位任教傳統名校的老師,告訴他為何近二十年,該校仍無學生參加過科技創新大賽,原來是怕學生提出的意念,他自己也做不到,「我當時就反問他,假如這是連老師也不懂做的意念,這名學生不是很優秀嗎?」 黃金耀認為,大多數老師習慣跟從課程綱要授課,特別是小學老師,原因是大部分老師並非理科或工程背景出身,更可能是「文科底」兼教,所以對STEM教育感到害怕,「無範圍的東西,對老師來說是很恐怖的東西,但真正的科研就是無範圍。」 為加強師資培訓,黃金耀特別制訂了一個STEM的「五層」(5 Levels)教學法,方便老師跟隨目標循序漸進「升呢」,「第一層是單向式,就好像上堂講書;第二層是有教學示範,不止看書;第三層是讓學生動手做,給予他們嘗試;第四層是要解難、動腦筋,例如依指示製作會動的機械人;第五層就是真真正正的無範疇,製作可以生產的物品,屬開放式生活解難。」他指很多老師目前仍停留在第一及第二層的STEM教學。 「校長的領導能力亦很重要,因為STEM是幾個學科合作,若老師不知其他科目教甚麼,便很難配合,若校長可以持開放態度,協助統籌或尋找外援,便可提升STEM的教學質素。」黃金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