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享」經濟的潛力

本地獨立樂隊最近推出了一首新歌,名為《給親戚看見我一個人食吉野家》,講述主角一個人去快餐店用餐,卻碰見一位男親友,對方扶老攜幼,自己卻獨自一人,於是在腦海盤算各樣的下台階,例如訛稱自己的朋友未到,以減少自己的「社交壓力」。跟台灣朋友傑少邊聽邊看歌詞,臉露疑惑的神色:「怎麼『獨立樂隊』的想法亳不『獨立』?在台灣,獨居、獨自用餐,甚至獨自旅行,已經是一種很『酷』的lifestyle,而且商機無限!」真不愧是跨國企業市場部的主管。


回想自己上次獨遊台灣的經驗,的確沒有因此而帶來不便。首先我滿以為酒店最小的是二人房,若一人租住還是要付兩人的價錢。誰知台灣很多民宿都有提供單人房,價錢只比二人房略貴,而且設施一應俱全。飲食方面,不管是中菜、西餐抑或台式咖啡店,一定會安排適量舒適的單人座位,繁忙時間更會安排服務大使替隻身前來的客人找位子;而且一定有一人套餐,我還「獨享」了一頓份量十足的佛跳牆餐。本來「獨闖」台灣的我,結果只覺賓至如歸,一點「闖」的味道都沒有。

「但是人多消費高,照顧單人客不划算!」

「時代不同了,人多消費多的定律已不是絕對!」傑少觀察到「獨腳」客,反而被其他組合的客人更願意花錢。因為無須遷就同行者的喜好,無須顧及同行者對自己消費選擇的眼光,我行我素,反而花得更放心隨意。他們會傾向消費價格更高、更專業的貨品或服務,而他們的回頭率、忠誠度更高。照顧好多幾個隻身前來的客人,回報比服務結伴前來者可能更具成本效益。紐約大學的統計證明了這一點,單身人口平均每年消費34000美元,比已婚但沒有小孩的多出6500美元。

事實上,歐美、日本,甚至是內地等地,因為人口老化、少子化和個人主義盛行而衍生了龐大的單身市場。歐美出現徒手摺合的單人傢俱,日本開設一人卡拉OK,還有內地的網購市場,去年「光棍節」(即單身節) 的銷售額達到300億人民幣!

一個人的生活,同樣可以不愁寂寞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