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徐小明 笑看電視風雲

【晴報專訊】王維基明刀明槍,革命尚未成功,口水戰已贏盡目光。徐小明說:「多個人肯投資,點都係好事。」麗的年代,他監製的《大俠霍元甲》,是首部打進大陸的港劇。「當年無綫都枕住打我們,但本土競爭之餘,視野也要闊,如果我們有凝聚力,打國際牌,同日韓才有得鬥。」《大俠霍元甲》劇情,全國皆兵力抗日軍;「凝聚力量,一齊向上」,更是某台某年的口號。「可惜現在個個都單打獨鬥。」徐小明喝一口熱茶,呼出一絲絲惋惜。 去年六月,亞視台慶show選址北京,入座率九成,徐小明壓軸出場時,已九成空凳。賀台慶如拉布,笑話。徐小明嘆道:「亞視,要爭氣啊!」語重心長。時間推回1980年麗的年代,徐小明監製的《大地恩情》收視高開,迫使無綫腰斬《輪流傳》止血,乃電視史上首次,惟有派杜琪峯連夜趕拍《千王之王》收復失地。「無綫有實力,當要發力,可以好得人驚。」談起往事,他娓娓道來。 昔日以質取勝 俱往矣。亞視經歷股權變動、高層角力,致每況愈下。「亞視爛船都有三斤釘,以前我們也沒有資源製作,但策略重於一切。當年我買了《還珠格格》,儲夠手上有80多集,加上《雍正皇朝》、《康熙大帝》也是80多集,成功拉了條長陣綫,壓到無綫不斷變陣。」 時移勢易,一台獨大當然將貨就價。「生意角度,不能說無綫錯。當年麗的節目部要遷就廣告,想剪我片,我為了劇情的完整性,不肯剪。黃錫照(麗的總經理)睇完,親自跟鍾景輝說:『冇得剪!』他的態度是,要給觀眾看好節目,才可有永久的生存。」 果然正中下懷。時下觀眾嫌悶,寧捧中日韓台劇。「業界要反省,點解香港沒紅遍東南亞的偶像?以前有張國榮、梅艷芳,現在偶像來自日韓台,人家的偶像劇好過我們很多。現在香港各台太『埋堆化』了,影響了業界。」 呼籲摒棄內鬥 地盤戰白熱化。早前王維基拍拍盛品儒(亞視執行董事)手臂示好,後者擰轉面,擺明不和。「如果對業界有益,大家應要合作。有人肯投資,是好事,行業咁窄,多些就業機會,才有空間培養人才。香港有機會,我們的人才便不用北上,有誰想離鄉別井呢?無綫有能力帶領業界衝出亞洲,現在大家只重本土競爭,如目光放遠點,今日的越南、柬埔寨市場,會給其他國家侵佔嗎?以前華人是看香港台,但現在不是我們『揸莊』了。其實我好渴望,無綫可以領導業界做更多事。」入行54年,邁向花甲,徐小明依舊敬業樂業。 預言2015年才發牌 徐小明現為香港電視專業人員協會會長,他預計短期內政府不會發新牌,甚至有機會拖到2015年重新發牌時才有結果。他批評政府對電視業從不關注,故對大量資料束手無策。另外,副會長林旭華說,今年的「電視世界2013國際論壇」,將請到內地電視政策監管部門的官員交換意見,希望增加創投機會。 場地:The Mira Hong Kong 撰文:莫志樑 攝影:梁細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