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ople of Hong Kong】何潔明:流浪時撒下種子 再把回憶帶回家

image

坐車翻喀什米爾山嶺、坐船渡眉公河岸、坐飛機看喜瑪拉雅山⋯⋯幾年前,何潔明由西藏開始,沿陸路跨了三萬四百一十三公里,足跡遍及印度、尼泊爾、柬埔寨、緬甸等地。旅程雖早告一段落,但回憶卻從未褪色,因為那些人、那些事早與生活渾然相融。

如果流浪真如她所說,「是一種練習」,那麼以下大概便是練習中的一些重要章節。

image

//紋身//

對小明來說,紋身就是生命的見證。一筆一畫,在身,也在心。

流浪的歲月,她便紋了六次身:在印度的,是一隻眼睛的圖案,以提醒自己用心記下旅途中遇過的人和事。在緬甸的,是「Stay Strong」的字樣和一棵大樹——簡單的線條藏著旅人的辛酸,「當時有點水肚不服,亦開始想念在香港的人,所以透過紋身提醒自己,幾艱難都要繼續行落去。」

落後地方,沒有空調、言語不通,紋身師徒手用原子筆在她手上起稿;震撼之餘,亦是久違的隨意。同樣感到衝擊的,是文化較保守的當地人。印度的紋身師那時就向她坦言甚少當地女性會在當眼處紋身,並邀請她拍照留念。何小明笑言喜歡這種互動;而這種雙向的文化衝擊,大抵便是流浪的意義。

image
image

//與當地人建立連結//

旅行時,大家或許都會買手信,但小明不想與當地的連結僅限「一買一賣」的短暫關係;於是她毅然開店,專售那些埋藏在角落的傳統工藝品。刺繡布料、石頭首飾、手繪工藝品……有血有汗的搜購過程,讓這個於城市長大的女生,開始與東南亞的古老文化產生了微妙的連結。

不說不知,小明讀書時期修讀社工系,當時老師教她要緊守「同行、互助、分享、充權(Empowering)」的原則;誰知這種價值沒讓她成為社工,卻成為了她的旅遊哲學。

抱著「取之於斯,用之於斯」的心態,小明將營業額的 10% 捐至印度的一間小學。在疫情爆發前,她每年都會回印度探望學生;由大家要坐在地上吃飯,直到學校興建有蓋飯堂,小明都在旁默默見證。這讓她更確信每份微小力量都能成就他人的美滿。

image

//流浪之後//

一路風塵僕僕,旅人終於回家了,帶著有故事的紋身、色彩斑斕的工藝品、和那些剪不斷的連結。走過的路,必留痕跡。留在路上,也留在心裡。

撰文:Janet Wu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受訪者:何潔明 @siuming__ho

___________________
活過不白過
Follow us on IG:https://bit.ly/2yjkquY
___________________
#OnlyLiveOnce #PeopleofHongKong #流浪 #印度 #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