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liner 返航一延再延,真的沒問題嗎?

已由原訂的 6 月 18 日返航,兩度延後到了 6 月 26 日。

Boeing Starliner
Boeing Starliner

在 6 月 6 日抵達國際太空站的 Boeing Starliner 太空艙,原本預定要在太空站待大約一個禮拜左右,但 NASA 一開始給出的返航預估日期就已經是稍晚的 6 月 18 日,之後又兩度宣佈延期,先是到了 6 月 22 日,然後再次延後到了「不早於 6 月 26 日」,讓人不免擔心是否有什麼意料之外的狀況。

Starliner 先前前往太空站的旅程就不算一帆風順,不僅是在半途中發生了氦氣洩漏,同時 28 個推進器中有 5 個發生了故障,導致太空艙多花了一點時間進行狀況排除。正確來說,發生問題的是 Starliner 太空艙當中的「服務艙」部份,這是連接在圓錐形的太空艙下方的一個圓柱形的部份,提供太空艙在太空時的維生、電力及推力,但會在太空艙回返前分離,並在大氣中焚毀。

因為服務艙不會隨著載人太空艙一起回返,因此 NASA 與 Boeing 的工程師只能在它還在太空中時,對 Starliner 的氦氣槽與推進器進行了各種檢測,希望能找出問題發生的原因。這包括對先前發生故障的 5 個推進器進行短暫的點火,並且持續監控氦氣的情況。就目前來說,除了有一個推進器確定故障外,剩餘的都表現正常,而氦氣的部份則是 5 個漏氣點的洩漏速率都有所下降,工程師研判應該是與推進器使用時的發熱有關。

然而,比較令人擔憂的是,故障的推進器與洩漏的氦氣槽都不屬於同一組引擎系統,因此如果背後有什麼共同的原因的話,會是服務艙整體設計的問題,而不是單一模組的偶發現象了。目前暫定的計畫是將持續進行分析到 6 月 22 日,之後再開始進行分離與返航的準備。

目前 NASA 和 Boeing 都仍認為 Starliner 安全無虞,多次的延誤只是為了收集更多的資料,並非是對 Starliner 有所疑慮,但事實上無論是推進器的故障,還是氦氣槽的洩漏都是相當不尋常的情況,在載人飛行應當更加嚴謹的原則下,也是有呼聲認為有著太空梭的前車之鑑,NASA 實在不該冒險,應該讓 Starliner 無人自動返回,而太空站上的兩名成員則另派任務接回。

無論如何,Starliner 目前的各種資源都是充足的,至少可以在太空站上停留 45 天,因此並不急著返航。就看 NASA 和 Boeing 的工程師最後如何判斷囉。

相關文章:

緊貼最新科技資訊、網購優惠,追隨 Yahoo Tech 各大社交平台!

🎉📱 Tech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yahootechhk

🎉📱 Tech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yahootechhk/

🎉📱 Tech WhatsApp 社群:https://chat.whatsapp.com/Dg3fiiyYf3yG2mgts4Mii8

🎉📱 Tech WhatsApp 頻道:https://whatsapp.com/channel/0029Va91dmR545urVCpQwq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