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視形傳譯初起步

劇場視形傳譯初起步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其實藝術通達在外地十分普遍,美國早於1990年通過《殘疾人士法案》,以及在1973年通過《復康法案》,要求文化藝術場地及節目,必須無障礙,但好像劇場視形傳譯(TI),香港卻是近年才剛剛起步。由葉遜謙創立並出任藝術總監的Theatre Noir,過去曾於《莎翁的情書》和《動物農莊》,引入劇場視形傳譯員,在台上跟演員一起「演出」,「最初也會想:劇場視形傳譯員會否令觀眾感到混亂?人們看你還是看演員呢?」但戲劇演出後,他的觀感大有不同,「先不說聽障人士,就是一般觀眾,也是Value Added。記得完場時,許多觀眾都跟我說很精采,他們不止欣賞該場演出,還欣賞劇團的Art of Thinking。」他稱引進TI只有益處,所以沒有理由不多嘗試。 劇場視形傳譯員吳麗英(Sarah),七年前開始學習手語,過去曾在不同場合做過手語翻譯,近年參與《全民一人一故事劇場》,又參加香港展能藝術會提供的培訓課程,於《動物農莊》躍上舞台,首次扮演劇場視形傳譯員的角色,筆者從錄影片段重溫他們的演出,只見Sarah與另外兩位劇場視形傳譯員,站在舞台一角,為演員的對話和歌唱,進行即時傳譯,期間手舞足蹈、表情多多,不比演員遜色,「我覺得自己也是『演員』,同樣熟讀劇本,也要跟演員溝通,討論角色,但仍會以傳譯為重要任務,不會搶演員的風頭。可能因為是音樂劇,我們需要身體節奏和韻律,所以人們看起來或會覺得動作誇張,其實一般傳譯是不會這樣的。」不須傳譯的時候,劇場視形傳譯員會以頭部動作示意,提醒觀眾注視台上演員的動作演出。她覺得手語是一種語言,跟英文一樣,傳譯的難度跟把廣東話翻譯成英語相似,「但劇場傳譯還有時間性,演員說話可能很急,你必須很快完成手語動作,而現場也充滿變化,這也是趣味之處。」 葉遜謙又覺得,觸感圖、劇場視形傳譯和口述影像,是跟不同人士溝通的工具,不是限制,「沒有Drama的Form是不能TI的,而且所有人都有選擇權,譬如即使有TI,視障人士會否很喜歡默劇?相反聽障人士可能就更適合欣賞了。」 賽馬會藝術通達服務中心 地點: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8-02 查詢:2777 1771 ■熱愛戲劇的吳麗英,於七年前開始學習手語,過去曾在不同場合做過手語翻譯。 今日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