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失先機

「泄密王」行蹤不明爆料陸續有來 英國《衛報》與美國《華盛頓郵報》先後披露美國監控國民電話資料及互聯網風波,其中《華盛頓郵報》本來可搶先報道這宗新聞,但由於未能滿足告密者斯諾登的要求,結果遭《衛報》捷足先登。

其實斯諾登最先聯絡的是《華盛頓郵報》,據華郵記者格爾曼(Barton Gellman)透露,兩人於5月16日首次以短訊聯絡,但為防身分外洩,均以代號相稱。

5月24日,斯諾登考慮前往冰島或其他具備互聯網及新聞自由的國家尋求庇護,他因此要求華郵必須於72小時內,公開美國監視九家互聯網公司、代號「稜鏡」(PRISM)的監控計畫全部41頁PowerPoint內容,並在網上設置密碼鍵,讓他藉以向外國使館證明自己就是洩密者。

格爾曼稱無法單方面作出保證,隨後不久,斯諾登便接觸《衛報》記者格林沃爾德,並決定將資料交給對方搶先刊登。

至於華郵則考慮到文件涉及國家安全,延至6月7日才刊登部分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