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底溫症

嚴防底溫症

(綜合報道)天文台預料本周天氣受冷鋒影響,氣溫將持續下降,呼籲市民適當保暖,以防出現不適。中西專家均指,寒冷天氣下,人體可因失溫而導致各種疾病,嚴重者更會誘發低溫症,可足以致命,實不能掉以輕心。 家庭醫生林永和指,腦下垂體是調節體溫的中樞,按身體核心溫度的升降而發放神經訊號及分泌荷爾蒙,從而調節新陳代謝、肌肉狀態、皮膚的散熱功能等,讓體內保持恆溫狀態,維持人體機能有效運作。當環境溫度下降,身體會刺激肌肉收縮來產生熱能,又會增加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來促進新陳代謝,以及收縮皮膚上的微絲血管,以減少熱能經皮膚散失,但當熱量流失的速度較身體產生熱能的速度快時,人體核心溫度便會下降,引發低溫症。人體的正常核心溫度為攝氏三十六至三十七點五度,低溫症的醫學定義為人體核心溫度下降至攝氏三十五度或以下。此症可分為三種程度:輕度患者體溫介乎三十二至三十五度,身體會抖震、睏倦、心跳加速;中度患者體溫介乎二十八至三十二度,開始出現胡言亂語、心跳減慢,甚至不正常跳動現象。嚴重患者體溫低於二十八度,或會陷入昏迷狀態,甚至死亡,故應即時送院,蓋上特製的保暖氈,將鹽水加熱至攝氏四十至四十二度及注入體內,或讓病人吸入加熱的空氣,每小時將體溫提升約一度至正常為止,並持續跟進,防止及治療併發症。若情況嚴重,必須作深切治療。老人(尤其缺乏自理能力、行動不便或獨居人士)、小孩、長期病患者、酗酒及濫藥者,均為低溫症高危族。 註冊中藥師陳漢雄表示,於中醫角度上,低溫症是指寒邪侵襲,寒邪入侵體內,多於秋冬容易病發。如長期置之不理,或會出現「寒凝」,即氣血受阻,寒氣凝結,致身體循環不暢,並令體內毒素難以排出,沉積於脈絡中,因「不通則痛」,故四肢亦會痛楚、麻痹及筋骨繃緊。除了痛症,患者還會出現惡寒、寒顫、無汗、形寒肢冷(即面色蒼白及四肢冰冷)。本身有鼻敏感及哮喘的患者更易復發,嚴重者更會併發肺炎,甚至心臟停頓。年老、血虛或氣虛者、大病後、產後婦女、飲食失調及缺乏運動等人士,衞外功能較弱,尤為高危,所以於寒冬下更應做好預防措施。 「治未病」強化體質 中醫素有「治未病」的醫理,陳醫師建議市民可以天灸療法改善體質。根據節令,一年中有兩次機會改善體質,一為「三伏天灸」,即每年三個最熱的日子;二為「三九天灸」,即每年三個最寒冷的日子。在這幾天,按病人體質,選定適當穴位,將藥貼貼於穴位一至三個小時,便能補虛溫陽。今年「三九天灸」的初灸、中灸及末灸日子分別為12月21日(五)、12月30日(日)及2013年1月8日(二)。藥療亦有助驅逐風邪,常用藥如防風、乾薑及紫蘇等都有相關療效。若出現低溫症,可讓患者服用薑湯,湯中加入回陽進熱的藥材,如乾薑、吳茱萸、附子等,如以熱水浸腳,效果更佳,因熱力可經足底的湧泉穴傳至全身。 米施洛營養護康中心註冊營養師蔡衍彤指,低溫症常見於長者及兒童。除穿足夠衣物保溫外,透過飲食亦有助保暖防患。不少市民誤以為冬天多進食便可助保溫,但飲食過量,較多脂肪囤積於體內雖具保暖作用,但亦會增加肥胖的風險。蔡衍彤建議大家,宜食用足夠的五穀類食物,例如白飯及粉麵等,為身體提供足夠能量,同時多選吃高纖維的澱粉質食材,如番薯、糙米及麥皮等,以增加飽肚感及令保暖效果更為持久。此外,冬日宜多選吃熱食,可以熱湯粉麵取代壽司、冷麵,吃粥品時可考慮加入紅豆、南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薑含有豐富的薑醇類元素,能促進血液循環,令人體變得和暖,建議以其炒飯或製作薑茶,均健怡有益。 長幼冬日飲食法 蔡衍彤續指,由於長者的活動能力較低,血液循環亦較差,故普遍的長者均比較怕冷,建議他們宜多活動筋骨。其次,亦因長者胃口較小,所以更應少食多餐,以防因餐與餐之間相隔太長時間,易致期間體內熱量不足,出現低溫徵狀。至於兒童,因其代謝率較快,故家長可於午餐和晚餐之間,製作健怡茶點,例如芝士多士、吞拿魚飛碟、熱牛奶麥皮等,給孩子食用,幫助增加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