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學者研晶體熔化刊載《科學》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科學界一直好奇晶體熔化的過程,科技大學物理學系教授韓一龍及其研究團隊首次從物質單粒子尺度上直接觀測晶體均勻熔化過程,以及液體最初出現的情況。此外,韓一龍與其研究團隊更首次測出膠體晶體的受熱極限,最多能被加熱至超過熔點百分之二十,上述研究成果更被刊登於最新一期的學術期刊《科學》。 熔化和結晶是自然界物質中常見的相變現象,過程中所形成的液體核是當中的關鍵,不過觀察晶體內部相當困難,令到成核的微觀動態過程一直未能向外清晰展示﹔加上晶體達到熔點後,便從表面或缺陷處非均勻熔化,令科學界難以剖析晶體如何均勻熔化。 ○七年加入科大的物理學系教授韓一龍及其研究團隊,早前便利用光束把熱敏膠體單晶內部加熱成過熱晶體,首次成功從單粒子尺度上觀察到晶體均勻熔化中的液體成核過程,且發現成核是由晶體內部局部強震動,加上幾個粒子的相互交換位置而造成,與科學界普遍所認為不同。韓一龍認為,研究澄清了相關的學術爭議,且為基礎材料物理方面的研究建立了實驗基礎。 此外,韓一龍與其研究團隊成員,包括王梓任、王峰、彭毅及鄭中玉,首次測量到膠體晶體最多能被加熱至超過熔點百分之二十,這過熱極限與大多金屬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