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郊野公園,我們在守護什麼?
還記得那年8歲,每天放學後的活動就是和其他小朋友在草地上玩兵捉賊;在公園和山間摘下花朵,吸吮花蜜,與螞蟻和蜜蜂爭食;在草叢間捉草猛、蝴蝶和其他昆蟲;有些好奇的小孩更會把草蜢和螳螂放在一起,觀看一場殘酷的殺戮;假日到山澗捉蝌蚪回家,觀察它如何成長為青蛙;到海邊石灘拾貝殼、砌石堤,還有刺激的鬥捉蟹仔遊戲,被蟹拑著的痛非常深刻。
年紀稍長至中學的少年時期,到郊野遠足露營,背著沈重的行裝,踏著泥濘,穿過叢林,登上高山,紮起營幕,生火煮食,在山林間與昆蟲動物共同享受大自然。我們由於生火技巧粗劣,飢腸轆轆捱至午夜才把飯煮得半熟,同伴仍在苦惱地對著一盤生米,這時你會對「食物」有多一分珍惜、對「分享」有多一重體會。對於城市長大的年輕人來說,這是一種難忘的歷練,就算磨練不到堅韌的意志,也至少學會珍惜所有。這些經歷和得著定必比時興的遊學團深刻千百倍,「成長經歷」何需外求?
長大後,郊野公園不單是營營役役後「抖氣」的地方,更是朋友交心暢談的空間。這是無法取代的,商場、戲院、卡啦OK、高級餐廳,城市內的消遣活動,總充滿消費和縱慾,令人難以流露自然情感。但一到郊外,天空海闊,心扉特別容易打開,在山與海之間,輕風把大家的所想所思送到相互的心中。
很慶幸童年能與大自然為伴,但若真的發展郊野公園,我們可能是最後一代能與自然為伴的「港童」。然而,每一代人都應該分享到這自然的瑰寶,保衛郊野公園,保存小孩接觸自然的機會,保留少年成長的練習場,保住給打工仔「抖氣」和朋友暢談的空間,不要讓郊野公園在我們這一代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