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悚片要不寒而悚《雷普利》

很喜歡串流迷你劇《雷普利》(Ripley)。緊張大師希治閣曾說:
“Suspense is more enjoyable than terror, actually, because it is a continuing experience and attains a peak crescendo-fashion; while terror, to be truly effective, must come all at once, like a bolt of lightning, and is more difficult, therefore, to savor.”

簡單咁講:懸疑比恐怖感更令人愉悅,因為前者是一種持續性的經歷,會達到高潮迭起的氛圍;而後者要達到真正的效果猶如雷電般一次來襲,因此更難細味。

有人批評《雷普利》節奏太慢,舉例說:電影中主角 Tom 在船上處理 Dickie 屍體,兩個人一條船,棄屍不遂更差點掉了自己性命花了足足一集;或是擊斃 Freddie 及至又棄屍,當中拿車匙到街上逐架車開鎖,然後抬屍到樓下放上車駛至偏僻地方丟棄,然後截的士回到住所清潔血漬,方發現忘記拿掉 Freddie 的身分證明,於是又要重複再做一遍;期間 Tom 還要飲啖酒抽口煙,整個過程鉅細無遺,又花了整整一集時間。但當中,我覺得切合希治閣所指的懸疑感;更重要是,那是隱隱描繪殺人犯 Tom 的心理狀況,教人不寒而悚。

這裏又要打個岔。《雷普利》是小說改編劇集,原著作者是 Patricia Highsmith,被冠以犯罪小說作家之名,處女作《Strangers on a Train》即被「緊張大師」希治閣(Alfred Hitchcock)看中買下版權拍成電影《火車怪客》。之後,以 Tom Ripley(即是劇集主角)寫了 5 部小說,《The Talented Mr. Ripley》便是最著名的作品,早在 1960 年拍成《怒海沉屍》(由阿倫狄龍主演);30 年後又改編成電影《叛諜追擊》(由麥迪文主演);那麼再要拍成一共 8 集的電視劇,可以怎樣再進一步?導演便以 Tom Ripley 的心理變化到鉅細無遺的描述,以至揭示犯罪主角當中的欲望與貪念、嫉妒與憤怒,探討人性,甚至階級差異(也正是忠於原著小說);怪不得有外國影評人評論《雷普利》的呈現就像是希治閣電影的懸疑手法。

甚至,電影的結局還是:究竟 Tom 真的能逃脫嗎?
反而要講,主角是現在(才?)突然爆紅的 Andrew Scott,其實他早在飾演《Sherlock》電視劇的 Moriarty 時已型到裂,癲到爆,及後在電視劇《Fleabag》的牧師又令人難忘。如今,因為此劇加上(香港沒在戲院上演,但於 Disney+ 有播)電影《All of us Strangers》,令 Andrew Scott 在今年突然被注目。看他的演技,都夠精彩。他令 Tom 這個角色永遠留有一片空白和想像空間。

撰文:郭昊軒
圖片:《雷普利》

The post 驚悚片要不寒而悚《雷普利》 first appeared on BetterMe Magazine.

這篇文章 驚悚片要不寒而悚《雷普利》 最早出現於 BetterMe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