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期】交易大堂的前世今生
「升!升!升!升!升!」
經典電視劇《大時代》中,方展博與丁蟹在「大奇蹟日」對決時,與交易大堂全場「紅衫仔」一齊為股市由九千點升至萬三點打氣的這一幕,你有沒有肉緊得嗌埋一份?現實中這個已經消失的交易大堂,雖然沒有出現如斯戲劇性情節,但傳奇性卻一點不遜於編劇的創作。
在1986年4月四會合併,交易大堂正式啟用,並在2017年底完成歷史任務。它見證着香港股票市場31年來的風雨,卻在港股成交越趨活躍的同時越見冷清;它引領香港股市踏入一個新時代,亦標誌着一個時代的結束。
香港的股票交易所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891年「香港股票經紀會」的成立,及後在1947年與「香港股份商會」合併成「香港證券交易所」。在1969年「股壇教父」李福兆成立「遠東交易所」之前,股票市場一直只是洋人玩意,及後在1971及1972年胡漢輝及陳普芬分別成立金銀證券交易所及九龍證券交易所,各交易所均以粉筆寫黑板報價、叫到聲沙並鬥快搶貨的手法經營,造就七十年代初期港股大牛市、人人「魚翅撈飯」的年代。
但在四大交易所並存的同時,1973年港股在「假股票」驚魂為導火線下,突然爆出股市普及化的第一次股災,股市一年內跌逾九成,令加強監管市場的聲音漸起,港府因而在1980年註冊成立聯交所,四所年代終在1986年劃上句號,合併為一,當時港股總市值2500億元,恒生指數收報1625點。聯交所以李福兆為主席,並遷至中環交易廣場,首日總成交2.26億元。
這31年來,交易大堂經歷了港股多場跌宕起伏,第一次的衝擊就在四會合併後翌年、1987年10月美國股災並拖冧港股,聯交所更一度停市四日並惹來爭議;及至九十年代,港股迎來中資股上市的高峰期,大市成交及市值急起上升;97年全民皆股、港股衝上三萬大關後爆發金融風暴;千禧年科網泡沫極速冒起又爆破;08年雷曼破產引爆環球金融海嘯;及至2015年港股大時代重臨、但轉眼變臉成股災一役;及至去年恒生指數再緩步攀上三萬三點的歷史高峰,交易大堂都一一默默地見證着。另外,在香港回歸後,每每有內地政要訪港,交易大堂都是必然參觀之地,其象徵地位可見。
不過,交易所地位再標誌性,始終亦敵不過時代洪流。1986年的交易大堂啟用時,已採用電腦輔助交易,面積達4.5萬方呎,高峰期同時容納逾千名出市代表,盛況空前。但在1993年第一代自動對盤,系統讓證券行的終端機與交易所連接,令股票交易不再局限於交易大堂內,燃起「紅衫仔」沒落的藥引。
在港股每日成交由當年數億元,大飆至百億元計之際,交易所的規模反而不斷縮減。2005年交易所關閉翻新,雖然圓筒顯示屏「升呢」為彩色,但卻大削交易枱數目至294張,面積亦縮至1.22萬方呎,其餘面積劃為傳媒採訪區、新聞直播室及展覽館等。
直至去年交易大堂正式完成歷史任務前,港股日均成交在內地大媽助力下已逼近千億元,市值突破30萬億元,惟交易所獲租用的櫃台只有62個,平均每日僅約30名出市代表到場,相對80至90年代近千人齊集的熱鬧,顯然是非常冷清。香港交易所最終命運亦與環球其他主要金融市場一樣,逐一退下火線,在2017年10月27日正式關門,改建成佔地三萬呎的「香港金融大會堂」博覽館,與《大時代》劇中所搭建出來的場景一樣,只能成為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