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發納米內窺鏡驗小腸
【星島日報報道】香港中文大學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合作研究將納米技術應用於腸胃病治療,開發磁力導航的內窺鏡,直徑較傳統腸鏡小五毫米,檢查時間節省一半至半小時,可減輕病人不適,並助更準確診斷。團隊又正開發納米機械人配合使用,在腸道「穿梭」至指定位置放藥治療。 傳統的「氣球內窺鏡」導管直徑約十五毫米,檢查時須在患者口腔及肛門各插入一條導管,長約兩至三米,只能檢查八成小腸組織,耗達一小時。患者須接受全身麻醉,但氣囊脹大、導管拉扯腸道,或令病人事後感到痛楚或不適。本身是腸胃科專家的中大校長沈祖堯解釋,「唔係放幾多入去,(內窺鏡)就行到幾多,可能入面(小腸)會轉彎、拉結,拉長小腸。」 沈祖堯指出,新技術內窺鏡直徑僅十毫米,管身軟身具彈性,加上外部磁力導引,可精準在整條小腸穿梭,估計半小時完成檢查長達五米的小腸,較傳統方法節省一半時間。而磁力導航可減少拉扯腸鏡,減輕病人不適,並且只須在口腔插入管道。 中大醫學院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主任趙偉仁教授指出,團隊正研發納米機械人,配合磁力導航內窺鏡使用,由腸鏡將機械人輸送至腸道,在磁力帶引下,運送藥物到指定位置,進行注射或放藥治療。此外,兩校亦合作開發新型磁力導向活檢鉗,配合內窺鏡,於體內抽取組織。 趙偉仁指出,照小腸鏡技術一向要求高,每所醫院只有一、兩名資深醫生可處理,但新技術操作較容易,可令人手安排更靈活。團隊正進行臨牀前研究,以動物作全小腸檢查,目標三年內進行臨牀研究。趙表示,中大醫學院每年為五十至六十名病人照小腸鏡,主要原因是內出血,或是小腸出現腫瘤,以及患上本港愈見普及的慢性腸道炎「克隆氏症」致腸潰瘍。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