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憑「Q嘜」展示ESG成果 鄧白氏設標章制 有利市場營銷
香港中小型企業在環境、社會和管治(ESG)方面的發展普遍不及上市公司,惟商業資訊服務商鄧白氏香港地區ESG解決方案及企業培訓業務負責人麥靄琳指出,部分中小企積極透過ESG認證向外界證明其努力,她呼籲各大機構,協助中小企在發展ESG的道路上能分階段前進,又強調ESG不應淪為口號,無論大中小企都不可忽視企業行為對社會的影響。
本港上市公司因受法規要求,須定期發布ESG報告,即使有關規定並未延伸至非上市公司,但有部分本港中小企期望公開披露自身ESG表現,因它們深明ESG的表現,將相當影響消費者如何看待其品牌,然而,麥靄琳發現,很多中小企雖積極自發做好ESG,惟始終缺乏渠道讓客戶、公眾或政府了解其ESG水平,鄧白氏ESG註冊服務TM(D&B ESG Registered TM)便是針對有關需求而面世。
籲巨企指導供應商達標
「這個標章能把企業在ESG三方面的努力及表現數據化。」麥靄琳形容,鄧白氏ESG註冊服務形同一個「Q嘜」,對企業獲取上游供應商、建立品牌價值,甚至是接觸潛在投資者與消費者等,都有正面作用,既是激勵也可作為市場營銷工具。
綜觀本港商界,暫時參與ESG的主要為上市公司,作為社會命脈的中小企始終未算踴躍。麥靄琳認為,中小企即使缺乏資源設立可持續發展部門,也有方法做好ESG。
她解釋,中小企參與了鄧白氏的ESG註冊服務後,可得知公司在各ESG環節的分數,企業由此開始嘗試改變自身ESG表現並作出承諾,分階段慢慢取得進步。
近年一些大企業對供應商設下各項ESG指標,供應商須滿足其要求,方能獲取訂單。因此,不少中小企近年開始重視提升ESG水平,但麥靄琳觀察到,部分國際巨企僅對供應商施加各項ESG要求,未必願意指導供應商如何達標。她寄語與中小企合作的持份者,應想辦法支援缺乏資源的中小企發展ESG,而非一味以「大石砸死蟹」的態度去要求對方達標。
麥靄琳:ESG不應淪為口號
談到本港企業整體ESG水平,麥靄琳坦言,最大問題是某些行業長久以來,忽視了企業行為對社會的影響。她表明,ESG不應淪為口號,很多涉及社會和企業管治的問題都有待正視,例如本港建造業有不少工程項目,投標唯一中標的準則竟是價低者得,完全忽視承判商ESG質素。
常見的例子是大型發展商推進建造工程時,沒有密切跟進二判、三判等所爆發的問題,導致判頭欠薪、工業意外等事件不絕於耳;即使政府機構展開外判工程時,亦未必會檢視承判商過往職安紀錄,甚至有部分遭到政府釘牌的承判商,背後原班人馬竟可利用同一集團旗下其他公司的牌照,繞過法律限制繼續參與政府工程投標,麥靄琳呼籲社會各界正視有關問題。
採訪、撰文:余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