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詩曼由雞仔聲變雙料視后的成名之路

近年大台青黃不接,新人沒有演技又沒有觀眾緣,唯有不斷找外援和舊將回巢,早前《使徒行者》就找來佘詩曼回巢擔正,深受觀眾歡迎和公認演技最好大台花旦的阿佘,帶挈劇集獲得非常好的收視和口碑。大台現在播映的《賭城群英會》亦找來阿佘做主角,雖然收視一般,不過不少讚佘詩曼和馬國明的演出充滿火花。

佘詩曼是大台首個獲得「亞洲視后」、「中國視后」、「TVB(香港)視后」、「馬來西亞視后」、「新加坡視后」、「越南視后」、「韓國視后」大滿貫的花旦,但其實阿佘亦不是天生會演戲的料子,付出了很多努力才一步一步達到現在這個地位。


1997獲選香港小姐季軍後,踏上演藝之路,1999年拍攝首部劇集《雪山飛狐》,完全沒有演戲經驗的阿佘擔正飾演女主角苗若蘭,播出後演技備受質疑,有些批評指她面對鏡頭時,眼神不知道應該落在哪裏,手也不知道應該放在哪裏,還是有那又尖又高音的「雞仔聲」更被指刺耳,差不多被批評得體無完膚。

為了擺脫「雞仔聲」,佘詩曼翻看自己演出的劇集,再參考其他演員,又每天讀報紙,慢慢才有改善,到之後的《十月初五的月光》已經完全擺脫「雞仔聲」。


佘詩曼
佘詩曼



佘詩曼
佘詩曼


佘詩曼指《十月初五的月光》「祝君好」這角色和自己十分相似,演起來較得心應手,讓她慢慢找到信心,劇集最後以平均36點、最高46點的驕人成績刷新了香港電視收視記錄,阿佘亦開始得到觀眾的認可,在台慶頒獎禮上奪得「我最喜愛的電視女角色」﹐開始成為一線花旦。

佘詩曼
佘詩曼


阿佘在訪問中曾表示,會在家對鏡練習演技:「對着鏡子,逼自己五秒內要哭出眼淚,當眼淚流出來時我會很興奮,覺得自己很變態。」

佘詩曼
佘詩曼


《酒是故鄉醇》要到廣西拍攝外景,佘詩曼為了適應好角色,特地學習拉橫水渡。角色討好,大受觀眾歡迎,在台慶頒獎典禮上,憑此劇奪得「我最喜愛的電視女角色」。

佘詩曼拍《帝女花》因捱更抵夜太疲累,當時拍攝到凌晨,她一個小留神跌倒,下巴碰到了玻璃茶几,裂開一道很深的傷口,醫生本來建議她動手術不留疤痕,但她為了不影響劇組的進度,帶傷上陣,結果就留下了一道傷疤。

佘詩曼
佘詩曼


2004年,佘詩曼參演了《金枝慾孽》,憑着她的執着和努力,演技變得成熟穩定,該劇在大陸以及東南亞各地區爆紅,在大陸湖南衛視播出時更成為全國收視冠軍。

佘詩曼
佘詩曼


佘詩曼
佘詩曼



2006年佘詩曼在《鳳凰四重奏》中一人分飾四個不同年代不同性格的角色,在大台磨練了好數年的阿佘,演技特飛猛進,四個都拿捏得相當之好,讓她摘下當年頒獎禮的「最佳女主角」及「我最喜愛的電視女角色」,成為首位香港雙料視後后。

佘詩曼
佘詩曼



佘詩曼
佘詩曼


佘詩曼
佘詩曼



同年,阿佘在《火舞黃沙》的演出,除了得到香港觀眾的喜愛,更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角逐第35屆國際艾美獎最佳女主角,是首位獲提名此國際性獎項的香港電視女演員。

佘詩曼
佘詩曼



後來,阿坐穩大台一姐的位,拍攝了《法證先鋒2》、和黃子華合作的《絕代商驕》、《花花世界花家姐》、《宮心計》等,在拍攝神劇《天與地》後,阿佘決定離巢大台,轉向內地發展。但2014年回巢拍攝《使徒行者》,獲製文偉鴻大讚她的演技是「超視后演出」,最终眾望所歸再次成為雙料視后,成功勇奪「最佳女主角」以及「最受歡迎電視女角色」。

佘詩曼
佘詩曼



佘詩曼
佘詩曼



入行20年,佘詩曼出名捱得,曾五天四夜不睡而被封「鐵人」,拍攝超過三十部劇集,奪得各地多個視后殊榮,一切都是實至名歸。

<延伸閱讀>Do姐、孔孝真都有追!《三流之路》道盡生存的無奈:明明很努力生活,但沒有背景就甚麼都不是。

<延伸閱讀>[橫掃泰國奧斯卡7獎]《戀愛病發》Freelancer做到死都要有愛情寄託!

Related Articles


More from Cosmopoli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