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漫遊指南】專訪Startbahn創辦人施井泰平:虛擬與物理世界將會統一

哲學家Nick Bostrom在2003年提出著名的「模擬理論」,猜想人類可能置身於巨大的宇宙模擬器中,被任意常數的數學法則所掌管。這概念在電影《廿二世紀殺人網絡》中擴展,假想世界如果存在「母體」,那麼我們如何能夠界定虛擬和現實世界? 帶著暫時未有定案的命題踏進Web 3.0新時代,元宇宙(Metaverse)不只是存在於1992年科幻鉅作《雪崩》中的抽象概念,更是人類可見的目前以及將臨的未來。理想的元宇宙為現實世界創造了不同應用的可能性,幾乎解決人類所有的體驗需求,區塊鏈虛擬平台如The Sandbox和Decentraland等應運而起,網絡霸主Facebook去年更名為Meta,發展重心將會由社交媒體轉變至以元宇宙優先。 受益於區塊鏈技術與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下簡稱NFT)的去中心化經濟體系基礎,儘管元宇宙依然處於發展初期,但已吸引信息技術、遊戲、藝術、時尚等不同產業的品牌巨頭,積極搶灘爭入賽道。僅僅是去年第四季度,Decentraland上舉辦的藝術展、音樂節、遊戲競賽、企業發布會等已多達77個。也有本地企業早著先機,新世界行政總裁鄭志剛豪擲500萬美元投資The Sandbox,並宣布2022年將會聯同其他合作夥伴一同建設大型虛擬文化中心「Mega City」,不少香港品牌和藝術家亦紛紛推出NFT作品。這些商業活動都可預見一場科技大戰真的如雪崩而來,勢將改變我們過往固有的生活體驗、經濟體系、藝術市場等。

《元宇宙漫遊指南》

[caption id="attachment_150665" align="alignnone" width="800"]

Startbahn創辦人施井泰平
(Image courtesy of Startbahn.)[/caption]

專訪|日本藝術科技公司Startbahn創辦人施井泰平 虛擬與物理世界 將會統一

經歷新冠大流行,人類活動在數年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由科技推動的低接觸時代來臨,後疫情趨勢如遙距辦公、電商平台、影音串流等數碼服務產品加速發展,而元宇宙與NFT亦都獲得巨大關注。世界正在展開數碼革命,套用美國科學史家Thomas Kuhn的說法,我們正經歷著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從舊有認知模式中採取激進的轉變。 [caption id="attachment_150667" align="alignnone" width="1020"]

SBI Art Auction’s 44th auctio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Tokyo, April 21-24, 2021. Daikanyama Hillside Terrace.
(Image courtesy of Startbahn.)[/caption] 當中區塊鏈藝術可以說是最易入口的轉變,日本藝術科技公司Startbahn擔任了擺渡人的角色,將藝術與數碼科技融合, 創造出虛實交融的藝術體驗,「如果沒有疫情大流行,創意產業需要50多年或更長時間才能反思信息時代的發展。世界正在慢慢意識到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去欣賞藝術和時尚。但這不過是開始,一旦我們完全投身元宇宙,我相信這將是真正信息時代的第一天。」Startbahn創辦人施井泰平為元宇宙的價值作出肯定。本身是一位現代藝術家,施井泰平一直聚焦於網絡時代的藝術。他回憶Startbahn的成立源於一次舊作帶來的遺憾感,「當時我創作了一個數碼俳句(日本的一種古典短詩)的藝術項目,美術館展出了一台載有Web應用程序的電腦,但不幸地沒有參觀者像我預期的那樣與之互動。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後,我認為應該在這個數碼時代,為像我這樣的藝術家去建立一個基礎設施,擴展不一樣的藝術實踐方式。」 [caption id="attachment_150670" align="alignnone" width="1020"]

ANREALAGE x BELLE LOOK, S_S 2022, dress presented at "Made in Japan 3.0_ Defining a New Phy-gital Reality", K11 Art Mall, Hong Kong. Image taken at "Sizeless Twin", PARCEL, Tokyo, 2022.
(Image courtesy of Startbahn.)[/caption] Startbahn及其跨服務平台Startrail通過利用區塊鏈和NFT技術,致力於建立藝術分銷和評估的基礎設施,記錄藝術品的身份信息,包括出處和展覽歷史,使創意產業成為更可靠、更容易獲得的資產。在每次銷售中,創作者都能追蹤IP管理和獲得版稅費用,從而獲得更多利潤回報,支持他們持續創作。施井泰平指,自己一直在思考藝術的核心價值,「藝術是一種捕捉普遍主題的創造性表達,是一種需要長期評估的表達。例如你會如何區分錄像藝術和電影?電影是在短時間內在市場上進行評估的。錄像藝術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可以被欣賞更長的時間,可以在藝術家去世後的幾十年以至幾百年中展出。從這個意義上說,我相信NFT技術和藝術之間存在協同作用。由於NFT作品可以永存,它非常適合藝術界,因為它可以保護藝術價值,傳承給下一代。我們的願景是創建一個持久的創意檔案,一個將引領創意世界匯集和管理實體和數碼創意資產的生態系統。」「我們正在接近一個新的物理現實,物理和數碼元素虛實共存,具有擴展藝術表達能力的巨大潛能。」最近Startbahn與本港K11購物藝術館合作設立快閃店,雲集多個日本潮牌及設計師品牌展開《Made In Japan 3.0:Defining a New Phy-gital Reality》企劃。當中Startbahn引入獨家的Startrail NFTs,為每件實體作品及其NFT衍生品發出區塊鏈證書,參觀者可於虛擬陳列室鑑賞一系列的3DCG(3D電腦圖形)高級訂製服及數碼藝術品。 [caption id="attachment_150668" align="alignnone" width="1020"]

TOMO KOIZUMI's dress presented at "Made in Japan 3.0_ Defining a New Phy-gital Reality", K11 Art Mall, Hong Kong. Image taken at "Sizeless Twin", PARCEL, Tokyo, 2022.
(Image courtesy of Startbahn.)[/caption] 「Phy-gital元素將觀眾的參與解鎖為面對面和全球虛擬參與。它還將工藝和設計思維擴展到數碼世界。以這間快閃店為例,日本著名時裝設計師Tomo Koizumi的禮服,從設計過程一開始就考慮了3DCG的表現形式。我個人認為創建『數碼雙胞』(實體藝術品與其對應物之間的交互)會更容易,但3DCG模型不僅僅是副本,製作3DCG的藝術家也是在創作。時裝設計師在批准最終作品前,來來回回渲染嘗試了很多遍。這不只是指3D數據的質量,還圍繞服務之間的標準化和互動性問題。」他表示要讓這些嶄新概念在當前的創意產業中變得更尋常,仍有很大發展空間。「我們相信NFT技術開啟了一個藝術與技術、傳統與創新的平行宇宙。『數碼雙胞』(Digital Twin)可以應用到新媒體藝術,也可以活用到時尚和手工藝行業。隨著AR和VR技術的普及,虛擬陳列室和 NFT市場成為激活觀眾參與的普遍現像,只是時間問題。」

相關文章:

【元宇宙漫遊指南】專訪Animoca Brands共同創辦人蕭逸:真正的數碼產權將被落實

【元宇宙漫遊指南】專訪Christie’s亞太區助理副總裁徐文君:藝術的可能性將會擴大

【元宇宙漫遊指南】專訪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所長馮應謙:兩種生活將同時存在

Powered by YAR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