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學者及劉兆佳指美國欲限制及害怕中國軍事科技發展

美國總統拜登簽署行政命令,限制對華投資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共三個領域。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馬曉霖表示,行政命令經過兩年深思熟慮,目的是最大程度限制中國高科技發展,尤其確保在軍事科技對中國保持絕對優勢,他相信美國內部經過大量研討論證,美國政府也徵求盟友意見,甚至向中方打過招呼, 馬曉霖分析,美國明年將會舉行大選,此舉是確保美國高新產業留在本國,是一個拉票策略;另一方面,行政命令是美國台灣政策的重要考量,對解放軍形成軍事技術上的壓倒性優勢,增加大陸解放台灣、武裝方式統一台灣的難度,美國繼續可以打「台灣牌」。 他認為,中國外交部和商務部的反應尚算溫和,行政法案出台後還有45天徵求各方意見,明年才正式成為法律,中美之間還可以做一些工作和相互妥協,但相信該三個領域的人文交流肯定受影響,中國人到美國學習、深造、互動將被打壓。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表示,過去一、兩年美國不斷加大對中國科技發展的打壓,今次只是一連串遏制中國科技崛起,特別是打擊中國軍事科技進展的行動之一,這已經是美國兩黨共識,臨近大選料會有更多和更激烈的行動,反映美國相當害怕中國科技發展,特別是軍事科技。 劉兆佳指出,兩國關係實際上沒有改善,整體關係惡化的趨勢沒有改變。美國如意算盤是一方面加大打擊力度,同時在其他領域維持同中國良好關係,但從中國而言,不可能作區分對待,早前已經推出《對外關係法》、《反間諜法》應對打壓,中國必然會作出反制,不排除日後在稀土出口方面作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