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75周年│習近平主政「新時代、新征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今年10月1日迎來國慶75周年的大日子,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成立,由初期的一窮二白,發展至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位列世界經濟強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貨物貿易及外匯儲備國。 建國以來GDP增長223倍 高端科技融入生活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內生產總值由1952年,有統計數據以來的679億元人民幣,攀升至去年126萬億元人民幣,佔全球經濟份額約17%,5.2%的全年經濟增速,屬於世界前列。70多年來國家經濟總量增長223倍,人均GDP由建國之初119元人民幣,升至去年89000多元人民幣。 75年來,國家人民生活起了翻天覆地變化,當中經歷多個關鍵歷史節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起國家推行改革開放,珠三角、長三角等沿海城市經濟逐步騰飛,人民生活大大改善。九十年代末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縮窄國家東西部發展差距。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躍升至全球第二位。 近年高端科技,讓5G技術、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加速融入日常生活,內地移動支付普及率去年升至86%,是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產量及銷量連續9年排世界首位;首架國家自主研發的大型客機去年開始投入商業營運。 習近平「新時代、新征程」 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民族復興」 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來,國家迎來「新時代」、「新征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黨的奮鬥目標。 習近平指出,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中心任務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總戰略安排分兩步走,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在習近平主政之下,國家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百年奮鬥目標。 習近平2021年宣布,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逾800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近13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出彪炳的人間奇蹟。 國家亦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習近平形容是中華民族、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光榮。 正當國家在「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向前發展時,2019年底爆發世紀新冠疫情,令國家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習近平「親自部署、親自指揮」,經過三年抗擊,國家實施嚴謹防控措施和「動態清零」政策,終於取得決定性勝利。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擴大朋友圈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亦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目標。中國的邦交國家已增加至183個,對外締結的條約及協定去年有超過300項,創近年新高。習近平的「一帶一路」倡議跨越10年,目前超過150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參與,10多年來中國和參與國的進出口總額超過19萬億美元,中國與他們雙向投資超過3800億美元。 國家積極擴大「朋友圈」,習近平近年多次外訪,西方主要領袖相繼訪華。中美關係近年因地緣政治和貿易磨擦,趨於複雜緊張。疫情後,中美元首舉行過兩次面對面會晤,習近平去年在三藩市出席美國商界晚宴致辭時說,中國願意與美國做夥伴、做朋友,中國從不賭美國輸,無意挑戰和取代美國,同時促請美國也不要賭中國輸,不要干涉中國內政。 「習核心」地位確立 學者:必須強大領袖帶領國家穩定發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兩個維護」納入中共黨章,是繼已故領導人毛澤東和鄧小平之後,再次將領導人名字寫入黨章。今年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意義,即確立習近平黨中央及全黨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趙磊表示,國家面積和人口龐大,在風高浪急的社會環境和國際形勢下,一定要有強大的領袖,以及牢固的政治信仰體系和核心指導思想,才能帶領國家穩定發展。他又說,中國現時的國際地位和話語權舉足輕重,治國理政模式獲得愈來愈多國家認同和學習。 中國外交學院戰略與和平研究中心主任蘇浩認為,中國外交一直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會四處樹敵,採取「無敵國外交」策略,但同時堅定維護國家利益,並非外界所指的「戰狼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