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地區康健中心開幕
【Now新聞台】屯門地區康健中心開幕。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等人參觀中心,主中心佔地逾16000呎,去年五月底已啟用,主要服務慢性病患者,設有智能復康訓練運動區,有醫護人員長駐,為有需要人士度身訂造復康訓練。
中心亦會配合政府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通過健康風險評估,轉介有慢性病風險的市民到私家醫院。
#要聞
【Now新聞台】屯門地區康健中心開幕。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等人參觀中心,主中心佔地逾16000呎,去年五月底已啟用,主要服務慢性病患者,設有智能復康訓練運動區,有醫護人員長駐,為有需要人士度身訂造復康訓練。
中心亦會配合政府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通過健康風險評估,轉介有慢性病風險的市民到私家醫院。
#要聞
伊利沙伯醫院上年10月推行心臟衰竭篩查計劃,5個月內為2000名有病徵嘅病人抽血檢驗,發現有300名心臟衰竭患者,最年輕只有28歲,比例算高。醫生呼籲要多做運動,控制體重。 伊院內科心臟科副顧問醫生方恩恆話,宜家約有2萬宗因心臟衰竭而住院個案,平均住院5至6日,內科心臟科主管李耿淵亦都話,心臟衰竭病人好大機會要再入院護理,好容易對公營醫療系統造成沉重壓力。 方恩恆話,心臟衰竭有年輕化的趨勢,呼籲市民要改善生活習慣,多做運動,控制體重,以及要及早進行檢查。
政府今天表示,因應相關委員會及專家顧問團共識建議,五類優先組別人士在今年內免費接種額外的新冠疫苗加強劑,由4月20日上午9時起,可透過網站預約。至於非優先組別的市民,如欲接種超過疫苗接種計劃指明的加強劑,需參照季節性流感疫苗的安排,自費到私營市場接種,於4月20日前已預約接種的人士,則不受影響。優先組別人士包括年屆50歲或以上包括居於院舍的長者、18至49歲有長期病患的成年人、6個月大或以上免疫力弱的人士、孕婦及醫護人員,以及滿6個月而不屬於有關優先組別的人士,若他們從未感染新冠病毒,可繼續免費接種首三劑新冠疫苗。另外,因「疫苗到戶接種服務」的需求大幅下降,將由4月15日起停止接受新登記。當局又提醒,未登記的合資格人士如欲透過服務接種新冠疫苗,請盡快於限期前致電熱線5688 5234或透過網站安排。 (SY)#疫苗接種
【本報訊】本港新冠疫情緩和,口罩令亦已解除滿一個月。政府專家顧問孔繁毅昨日表示,料本港6、7月疫情會有輕微反彈,幸好現時新冠病毒傳播風險低,大部分市民曾經確診,社會混合免疫屏障高,市民毋須過分擔心。不過他提醒,自港府撤銷口罩令後,感染其他上呼吸病毒的風險變高,包括流感和合胞病毒,加上市民無接種流感疫苗,令相關個案大增,部分長者及長期病患者更屬重症個案,但相信不會有大規模爆發。
政府公布,因應相關委員會及專家顧問團共識建議,五類優先組別人士在今年內免費接種額外的新冠疫苗加強劑,由4月20日上午9時起,可透過網站預約。至於非優先組別的市民,如欲接種超過疫苗接種計劃指明的加強劑,需參照季節性流感疫苗的安排,自費到私營市場接種,於4月20日前已預約接種的人士,則不受影響。 優先組別人士包括年屆50歲或以上包括居於院舍的長者、18至49歲有長期病患的成年人、6個月大或以上免疫力弱的人士、孕婦及醫護人員。他們不論過往已接種多少劑疫苗,於接種上一劑疫苗或感染新冠病毒超過6個月後,可於本年內免費接種額外的加強劑。至於滿6個月而不屬於有關優先組別的人士,若他們從未感染新冠病毒,可繼續免費接種首三劑新冠疫苗。 另外,因「疫苗到戶接種服務」的需求大幅下降,將由4月15日起停止接受新登記。當局提醒未登記的合資格人士如欲透過服務接種新冠疫苗,請盡快於限期前致電熱線5688 5234或透過網站安排。
政府公布新階段疫苗接種安排,5類優先組別人士可於今年內,免費接種額外的新冠疫苗加強劑,本月20日起接受網上預約。 至於非優先組別的市民,本月20日起,如果想接種超過疫苗接種計劃指明的加強劑,需參照季節性流感疫苗的安排,自費到私營市場接種。 有家庭醫生認為,應由政府向私家醫生提供疫苗,統一收費會較好,若由私家醫生自行向藥廠購買,打針收費可能會有差別。
【Now新聞台】4月1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速報:最新:(1820)74歲男子前年打復必泰後死亡,疫苗保障基金批出二百萬元賠償。本月20日起,非優先組別的市民需自費接種疫苗,政府專家顧問孔繁毅指希望集中資源照顧高危人士。孔繁毅預計疫情會在今年6至7月出現輕微反彈,但現時病毒傳播性很低,加上社區有免疫屏障,即使市民感染,病情亦相對輕微,不用太過擔心。 【資訊多面體】全面通關【懶人包】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 過關須持「黑碼」【懶人包】政府撤銷隔離令 普通科門診特別安排支援新冠確診者已在醫健通登記並取得新冠口服藥物作治療的私家醫生名單社區檢測中心預約系統各區社區檢測中心及社區檢測站資料有用連結:【患者須知與快速檢測】消委會快速抗原測試(RAT)包認可名單搜尋器檢測呈陽性市民的健康措施建議快速測試呈陽性應如何處理【家長留意】照顧確診新冠病毒兒童及青少年注意事項已在醫健通登記並取得新冠口服藥物作治療的私家醫生名單 【疫苗接種】預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打針預約私家醫生打針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網上申報平台公立醫院有關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不良事件數據【專家建議】哪些人應再打新冠疫苗加強劑? 【病毒檢測】預約社區檢測中
多間醫院再有病人帶有耳念珠菌。香港佛教醫院內科及老人科病房再發現一名59歲男病人帶有耳念珠菌,但並無感染徵狀,該名病人早前已經出院。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胸肺科病房兩名分別為68歲及74歲男病人,經接觸追蹤調查後發現帶有耳念珠菌,但並無感染徵狀。兩名病人現正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九龍醫院康復科病房一名72歲女病人,亦發現帶有耳念珠菌,同樣無感染徵狀,她現正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醫管局說,醫院會根據既定指引,繼續加強執行各項感染控制措施。
因應專家建議,政府宣布今年新冠疫苗接種計劃的安排如下: (一)屬於以下優先組別的市民,不論過往已接種多少劑疫苗,於接種上一劑疫苗或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以較後者為準)超過六個月後,可在今年內免費接種額外的加強劑: 年屆50歲或以上的人士(包括居於院舍的長者);18至49歲有長期病患的成年人;六個月大或以上免疫力弱的人士;孕婦;及醫護人員。 (二)年滿六個月而不屬於上述優先組別的人士,若他們從未感染新冠病毒,可繼續免費接種首三劑新冠疫苗。其中,政府呼籲所有市民即使並非優先組別,特別是六個月大或以上嬰幼兒,如仍未完成接種首三劑疫苗,應盡快安排接種以保護自己。 政府表示,正更新電腦系統,以便由4月20日起支援上述額外加強劑的接種服務。需要額外加強劑的合資格人士,可由4月20日上午九時起,透過網站(booking.covidvaccine.gov.hk)預約。五至11歲的合資格兒童(註)由即日開始亦可到兒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即場接種第三劑疫苗。其他尚未完成接種首三劑疫苗的人士,可隨時網上預約接種,50歲或以上的人士和18歲以下的兒童亦可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即場接種。 由4月20日起,市民如欲接種
4月20日起,非優先組別人士想接種免費劑次以外的新冠疫苗加強劑將要自費。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收費將由私營機構決定,至於其他的高危群組,衞生署稍後會進一步公布情況。盧寵茂形容是與現時就流感提供一些免費及自費疫苗的道理一樣。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臨床教授孔繁毅認為,低風險人士要自費接種加強劑屬合理,認為不會影響有需要人士的接種意欲。
海關在尖沙咀一間兒童產品店舖,購入一款嬰兒床作安全測試。發現該款嬰兒床的拉鏈,有容易脫落的細小組件,如兒童吞下會有窒息風險。另外,拉鏈的物料亦釋出過量有機錫,長期攝取或會危害兒童健康。 海關已從涉案的零售商,檢獲兩張懷疑不安全嬰兒床,並同時發出禁制通知書,禁止商戶繼續出售,並呼籲家長停用。 海關提醒市民,購買及使用嬰兒床時,應檢查嬰兒床的結構,例如是否容易破碎、有否隱蔽而鋒利的尖角、表面是否粗糙、邊緣是否銳利、縫隙是否有夾傷手指的可能性等。如發現嬰兒床有破損或不穩固的情況,應立即停止使用。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新冠疫情在控制及預防方面,已去到一個新階段和新模式。政府會為高危群組繼續提供疫苗接種服務,至於非高危人士則可選擇是否到私營機構打針,收費由私營機構營辦者決定。詳情會由衞生署公布,原則與接種流感疫苗一樣。 政府昨日公布,為5類優先組別人士在今年內免費接種額外的新冠疫苗加強劑,由本月20日上午9時起,可透過網站預約。至於非優先組別的市民,如欲接種多於疫苗接種計劃指明的加強劑就需要自費到私營市場接種。
政府宣布下月20日起非優先組別市民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需要自費。 政府專家顧問孔繁毅認為,低風險人士需要自費接種加強劑,是合理做法,亦不會減低市民接種的意欲,有關人士如果打算外遊並覺得感染風險大,相信他們都很願意自費接種。被問到是否需要制訂統一收費,孔繁毅相信政府會有適當安排,可能會作出統一收費建議,讓私家醫生和市民容易跟從。 本身是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臨牀教授的孔繁毅又說,除了新冠病毒、流感和合胞病毒外,目前未有跡象顯示有其他病毒流行,相信不會出現大規模爆炸。他估計本港到6、7月時新冠疫情可能會出現輕微反彈,但目前社區混合免疫屏障非常高,市民不用太擔心。
政府擴大長者醫療券的使用範圍,由4月17日起,合資格的香港長者可以使用醫療券支付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華為荔枝苑社區健康服務中心門診醫療護理服務的費用,但不適用於住院服務,及須預先繳費的醫療服務和日間手術程序,也不可用於單純購買物品、藥物、醫療儀器和用品,並且不可兌換現金。政府昨日表示,華為社康中心為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外設醫療機構,並指新安排將有助於深圳居住的香港長者更便利地使用當地的門診服務。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以家庭為中心的口腔健康推廣對促進香港幼童口腔健康的成效」的研究項目獲香港大學早前頒發研究成果獎(Research Output Prize)。該項目旨在改善孕婦的牙周健康,預防糖酸性細菌如鏈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簡稱S.Mutans)從母體傳染嬰兒,並幫助家長建立合適的幼童餵食習慣及口腔衞生習慣,以減少早期兒童蛀牙(Early Childhood Caries,簡稱ECC)的風險。
再多一宗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獲批200萬保障金,截至本年2月28日,共2宗死亡個案獲批保障金,合共發放保障基金總額達400萬元。 新增獲批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涉及一名74歲男子,於2021年11月接種第一劑復必泰疫苗後同日離世。根據全面解剖報告顯示,死亡原因可能是速發嚴重過敏反應及缺血性心臟病,另外死者缺血性心臟病情況嚴重,亦被視為促成死亡的重要情況。最終個案與疫苗接種的因果關係,被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評估為「不確定」,但按照保障基金相關條款,仍獲發死亡保障額。 另外,截至2月28日,保障基金共接獲1296宗的申請,當中889宗已完成因果關係評估,其中505宗被評定為「與免疫接種因果關係一致」或「不確定」,有456宗傷害個案獲批保障金,當中涉及速發嚴重過敏反應、住院治療、貝爾面癱、心肌炎或心包炎,以及多形性紅斑等,合共發放相關的保障基金總額約1億元。
政府公布,因應相關委員會及專家顧問團共識建議,五類優先組別人士在今年內免費接種額外的新冠疫苗加強劑,至於非優先組別的市民,如欲接種超過疫苗接種計劃指明的加強劑,需參照季節性流感疫苗的安排,自費到私營市場接種,於4月20日前已預約接種的人士,則不受影響。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成員、家庭醫生林永和表示,有關自費接種安排可能有兩種情況出現,一是由政府直接向私家醫生提供疫苗,並就疫苗作出定價,醫生再按比例將部分收費交還政府,另一做法是由藥廠直接向醫生提供疫苗,由於每間診所訂購的疫苗數量不同,因此各間診所的疫苗接種收費可能不同,市民或會作出比較。 林永和建議,由政府直接向私家醫生提供疫苗,統一收費會較好,亦令市民較易理解,不必四處查詢;若由藥廠向醫生提供疫苗,情況會較為複雜,他又說如果市民日後可於網上預先知道收費會較好。
九龍灣聯合醫務中心為21名市民接種超出建議使用日期的復必泰二價及復必泰原始病毒株疫苗,衞生署正調查及跟進,暫未接獲有相關受影響人士不適的報告,衞生署已暫停醫療中心的疫苗接種服務,並繼續跟進醫療中心的相關改善措施,以決定是否恢復該醫療中心的疫苗接種服務。 衞生署昨日傍晚接獲上述醫療中心通報,檢視醫療紀錄時,發現由1月16日至28日及本月7日至28日期間,為合共21名市民接種超過建議使用日期後1至22天的復必泰疫苗,當中18人接種復必泰二價疫苗,3人接種復必泰原始病毒株疫苗。 署方高度關注事件,要求中心即時提交報告,專家建議受影響人士毋須重新接種疫苗,另建議醫療中心應主動跟進受影響人士的健康狀況。署方亦已再次提醒其他參與政府疫苗接種計劃的私家醫生及診所,應按相關指引定時檢查疫苗的建議使用日期,及應適時處置已過期的疫苗。
瑪嘉烈醫院荔景大樓內科及老人科一個男病房,再有一名84歲男病人出現呼吸道感染徵狀,院方已為病人進行病毒測試,結果對甲型流感病毒呈陽性反應。有關病人現正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院方已根據既定指引加強感染控制措施,並會繼續緊密監察該病房病人的健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