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刻古法粵菜「太史戈渣」——灣仔留家廚房

文:莫小巧(專題記者,副業是吃。人生路漫漫,吃過菜單轉眼即忘,但永遠記得人間有味)

與留家廚房總有相逢恨晚之感。來吃飯前,只吃過他們出品的蘿蔔糕,活用元朗八鄉的大蘿蔔做,清甜可口,早已留下深刻印象。

今次,終於親自拜訪,更覺他們對本地食材的珍視,提倡「從菜園到餐桌」(Farm to table),一邊復刻古法粵菜,一邊追求創新煮法,讓粵菜追上時代的步伐,讓老饕重嘗粵菜的美好。

留家廚房於2004年在天后清風街開業,由食家劉健威先生創辦,堅持製作傳統純正天然的古法粵菜。

2012年搬到灣仔店,商廈私房菜格局,交由兒子劉晉打理,同時引入新科技的烹飪技術,例如低溫慢煮等等,將粵菜改良精進,取其精巧精緻的一面。甫來吃過,知這番看似冠冕堂皇的說話絕無誇口,不但食材鮮活,味道上佳,是有心人做的好菜。

「太史戈渣」

這一晚,嚐了幾近失傳的「太史戈渣」,幾年前在怡東軒(已結業)吃過一次。戈渣其實是一口炸過的高湯,外脆像豆卜,吃時,卻嫩滑如豆腐,入口即融,雞湯極濃,是種食材簡單但巧奪天工的粵菜點心。

2
太史戈渣

雖然戈渣名不經傳,但它其實是江獻珠祖父、清末民初科舉進士江孔殷太史府的一道名菜,所以也被後人稱作「太史戈渣」。

食材也精簡至極,先把雞蛋、粟米粉、上湯三種食材混起來,混好的漿液過篩隔渣,才夠幼滑。待它凝固,便將之切成菱形,沾上生粉,再下油鑊裡炸,生粉要恰好,太多,皮會變厚,太少,蛋漿會散掉,火喉亦要合適,全看師傅功架。

今次在留家與它重遇,更覺它的薄皮做得巧妙,一截即破,而雞蛋餡也是鮮香無比,滑溜非常,蘸上砂糖吃,一鹹一甜,尤其趣怪。

留家煙燻雞

是晚高潮,是其招牌菜留家煙燻雞,半隻雞連雞雜上,夠原汁原味。爽彈的雞皮,鮮嫩的雞肉,濃而不膩的煙燻香,當中湛出少少酒香,好吃得沒挑剔。

留家沒有學很多高檔中菜,份量偏少風格精緻,這裡卻是平實的「大件夾抵食」,精緻卻全在質素。

1
留家煙燻雞

最後,拖著蟹季的尾巴,還點了個「鮮蟹肉菜苗羹」,是個高級版的「太極素菜羹」,菜味鮮甜,蟹肉則嫩滑,一樣出色。

4
鮮蟹肉菜苗羹
支持本土

餐牌上還有很多菜色今次來不及點,例如我愛在中菜廳吃叉燒,這裡不像很多中菜廳一樣用西班牙豬做指徠,亮點反而是採用本地品牌廖孖記醬料醃製,可見其重視本地醬油之性格;它也和二澳農作社合作,支持本地稻米的復耕,提供四種米飯給客人選擇。

小節小情裡,盡見留家對本地食材、不時不食的重視和視野,老饕來一趟,果腹之餘,舊日之美善,盡見於餐桌。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