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科院夥大學培育科研人才

星島日報相片

【星島日報報道】科研技術來自人的知識和創意,港府於2000年成立應科院,旗下設有7個技術部,包括通訊技術、軟件與系統、安全與數據科學等,集中資源協助金融科技、智能製造、新一代通訊網絡和醫療健康等產業發展。不過,應科院行政總裁湯復基坦言,本港科研遇上人才與資源不足的困難,特別是人才需求與培訓之間出現錯配,冀與教育界合作解決人才困境。 提起應科院的科研人員編制,湯復基形容編制如「中藥百子櫃」,由於產業的應用科技往往是跨技術,因此該院逾400位科研人員,是按照項目的技術需求和其專長來參與工作,其中,逾100人參與金融科技有關科研工作。他承認,該院人才短缺,亦要從海外聘員,計畫與業界及大專院校找出解決人才荒的方法。 畢業生在港難找相關工作 科研人才的主要來源是大學大專生,以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統稱STEM)的大學畢業生為核心,據政府統計,2014至15學年,正就讀於大學教資會資助的STEM相關課程的學生達2.7萬名,佔本科生總數約34%。不過,湯復基直言,畢業後在港找到相關工作的畢業生根本不多。 香港互動市務商會會長方保僑認為,本港大學的科研課程不差,惟部分科研成品不夠「貼地」,與本港市場需求有差距,造成資源浪費。為提高科研成果的應用程度,本地大學近期加強與全球科研頂尖學府交流,從中取經。今年6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在本港啟動「 Innovation Node」實習計畫,首項學生活動「麻省理工學院 Kickstart」,12名MIT學生來港,與12名本港學生進行為期一周、以科技為基礎的創業體驗,獲選優勝的產品有機會作商品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