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靠父蔭 EcoDrive聯合創辨人林恬兒:「我會用時間及實力證明自己。」

林恬兒的背景與私生活為人津津樂道,不過這位女生更值得留意的, 是她為環保及女性工作所做的一舉一動,在鎂光燈及娛樂版面背後, 她不只是一位可人兒,更是一位不遺餘力的慈善家及默默耕耘的企業家。

林恬兒 Emily Lam EcoDrive聯合創辨人及Empact 28創辦人 要跟忙於工作及帶孩子的林恬兒促成這次會談一點也不容易,慶幸她爽快答應又願意配合,讓筆者於短短一天內料理好訪問的細節……她不是大眾印象中的富二代,甫抵達拍攝場地,Emily便放下手袋走到擺放食物的檯前,看有否非塑膠物料盛載的飲料,然後指著我的外賣咖啡:「這杯子是塑膠,下次自己帶環保瓶比較好。」她留意細節,全因「走塑」一事已經入血。關於環保議題,Emily一直都知,亦有嘗試實踐,只是當媽媽以後,覺得要成為倡議的一群,落手落腳推廣不用塑膠的重要。於是在2年前跟10位媽媽一起成立了EcoDrive。「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造福下一代,現在已經不敢談及要締造一個美好世界,但求建造一個可生存的環境。問題由成年人造成,不應該要下一代承受。」 非牟利團體EcoDrive跟香港多個環保組織不同的,是她們聚焦在香港的塑膠問題,變相所推廣的主題可以更集中、貼地。另一重點,是11位創辦人各有不同背景而具影響力,可以各展所長,籌集力量。「我們好開心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去推動環保,就如之前舉辦的『不要膠下去』活動,因為我們的人脈關係而有幸請來60位明星名人,出發點不只是為聲勢,而是想靠他們的影響與號召力於網絡平台宣揚無膠理念,這很重要。」EcoDrive亦走入校園,製作了一本細談塑膠問題的書本,今年將率先於數間小學推廣,希望獲得好評後可以推及至全港學校。 女性應互相扶持 Emily著眼的不只於環保,有關女性自強的議題她也很在意。2年前成立Empact 28,投放資金予女企業家和有社會影響的公司,希望女性可以發揮所長、自力更生,甚至協助全職媽媽提供幫補家計的工作,從中獲得自信和財政獨立。如投資予Yellow Leaf Hammocks,支持她們為泰國農村貧困社區創造就業機會,培訓婦女以可持續使用材料編織吊床;另有投資社會企業Wedu及Mogul,前者致力於提升女性的領導力,為東南亞貧窮地區具潛力的女生提供教育資助;後者則是專為全球女性作交流、分享信息及獲取知識的平台,化一切不可能成可能。「媽媽在我讀大學時說過,外貌會隨年月改變,現時位置再高也有可能失去的一天,唯獨知識、智慧與經驗永遠伴隨。當時她鼓勵我繼續修讀碩士,亦因此我早前再去進修,獲得雙碩士學位。女生的能力不應被埋沒,一定要持續增值。」 媽媽對Emily的影響比誰都深,再加上往後於銀行工作時的經驗、導師的啟發,讓她決心一頭裁進支持女性慈善工作中。還記得在男性主導的銀行界,Emily歷盡女性被歧視、看輕,身同感受。「同事一知道我懷孕,即問是否會辭職、可否轉讓所有客戶給他。這種mentality不言而喻,更令我覺得女性要互相幫忙,因為我們的力量絕不只於此,欠的只是一個機會,透過Empact 28我希望可以幫到她們。」

「真實的我,遠超你所想。」 一邊聽著,讓筆者更想知道真實的Emily是個怎樣的人,她反問「你覺得呢」。誠然,要從娛樂版中了解富二代的生活,不就是五光十色、令人讚嘆的畫面,只是見過Emily本人,了解她對事情的看法後,覺得她還有很多值得發掘。「我是一個很真且頗為衝動的人,有話直說,曾經很任性,是成為了媽媽後才變得審慎、不再事事執著。到現在仍然有不少人覺得我今天所得全靠父蔭,其實要是我沒有能耐,即使他賦予我一筆金錢、一間公司,不懂得營運、投資、管理,其實都是徒然,我會用時間和實力證明自己。」 幸福非必然,Emily深明不已,她曾經不理家人反對遠走非洲當義工,親睹世界之大,窮困生活的艱苦,人們知足常樂的態度,更知道要感恩及掌握自己的力量。她不會掩飾自己的不足,也避免不切實際,所以才如此明白自己的角色與位置,料理好每一件事。「我就是那種人,會承認women can't have it all,做任何事都有犧牲,承認我仍未做到work-life balance,承認自己遇上低潮時會狂食朱古力……那又如何,就善用每一分鐘,盡力做好當下的事情便對自己有交代了。」女性之所以成功,不是因為外貌多美、背景多豐厚,而是有著Emily這種對自我的認知、堅毅與魄力,以及相信girls can achieve what they want ! Text/ Daphne Wu Photography/ Raymond Chan Wardrobe/ Chloé Special thanks to Hong Kong Ocean Park Marriott Hotel for the wonderful lo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