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狀元黃蕊獻:從小閱讀打好中文底子
【星島日報報道】現就讀中文大學中文系四年級的黃蕊獻,是二〇一四年文憑試狀元,考獲七科5**佳績,她坦言與中文的緣分,始於《射鵰英雄傳》,「小二時,有人送了我這部小說,看得着迷,廢寢忘餐,從此愛上閱讀中文小說。」她覺得中文有獨一無二的美,「漢字的筆劃、結構都是美的呈現」。除了閱讀,她也愛寫作,「能了解作家的思想,用精確的語言表達自己,使我感到滿足」。 對於黃蕊獻來說,文憑試中文科絕對不是「死亡之卷」,她沒有補習,更無特別操練,能取得佳績主要靠自小喜愛閱讀所累積的中文基礎。她認為只要有閱讀中文書的習慣,打好中文底子,應付文憑試並不困難,因為「學好語文並非一朝一夕,要由細開始」。 記者要她分享「摘星」心得,她就從卷一閱讀能力談起,「有時卷一所選的白話文篇章,考生須具備人生歷練才能理解;多閱讀就能讓考生豐富閱歷和領悟各種情感,較易理解篇章內容」。她舉例說,自己在中學時喜歡看余華、黃碧雲的小說和蘇軾的詞,從中體悟人生的苦難、生命的堅韌,及各種情感如哀傷、失落、豁達等。文言文部分,黃蕊獻的心得是背熟虛詞和常見實詞的詞義,並鼓勵學生多讀古文,比死記硬背容易熟記詞義。她又指,應考時冷靜、重複閱讀篇章,有助掌握文意。 至於卷二寫作能力,黃蕊獻認為「要理解寫作卷並非文學創作,清楚兩者的分別」。寫記敍抒情文時,切忌天馬行空和缺乏感情,電視劇中遽然喪親、患癌等橋段都不適用,「情節『老土』也不要緊,最重要的是情感真切,這才有感染力,否則就會顯得滑稽。『扣題』也是注意事項,宜先掌握題目的情景,把握重點,再構思合理的情節,逐一回應重點,避免偏題或離題。」 至於議論文,她說與通識科相似,要有清晰的論點、論據和論證,例子涵蓋古今中外。 她提醒考生切勿亂引古語和堆砌成語,「很多同學都用補習名師教的『罐頭』古語,以為能穩奪高分,但誤用或濫用,會令文章水平下降。」 卷三是聆聽及綜合能力,她認為最重要是時間分配,平衡整合拓展和見解論證的篇幅,也要注意語境意識,可參考正式書信和範文示例。 卷四是說話能力,她指要有風度,切忌打斷別人發言,「首輪一分鐘發言,除界題外,宜提出關鍵詞作為準則,方便往後按此闡釋論點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