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鳥盡弓藏 扼殺港口罩廠
新冠肺炎令港人經歷3年抗疫歲月。疫情之初全球極度缺乏醫療物資,市民四周撲口罩至心力交瘁,港府曾動用逾3,400萬元公帑,鼓勵及資助15間本地公司,一年內供應約4.7億個口罩應急。惟後疫情時代下需求大減,政府鳥盡弓藏,口罩廠難逃用完即棄的下場,獲資助的公司僅剩餘兩間仍然營運。就世界衞生組織及多名專家均預言、警告疫症或重臨,議員認為本港須預留充裕物資,防患於未然,惟港府食古不化,仍沿用「價低者得」原則採購平貨頂檔,以自由市場之名漠視及扼殺「香港製造」的生存空間,若疫症重臨,口罩荒歷史將重演。
本港口罩供應過去依賴採購進口,政府於疫情初期為解燃眉之急,動用8億元向市民派發可重用的「銅芯口罩」;亦曾於「防疫抗疫基金」下推出「本地口罩生產資助計劃」,15間公司迅速建立起20條生產線,且毋須投標便可直接向港府供應口罩,為期12個月至2021年6月結束。不過,香港口罩及防疫設備協會主席胡翠婷表示,參與的公司僅存兩間未來一年不會結業,其中一間擁有醫療機構客戶及其他醫療用品業務,其餘的去意已決,或早在資助完結後便「執笠」,廠房大多遭頂讓,機器亦轉售其他廠房。
威信科技是其中一間留下來的公司,營運者唐迅表示,公司本在內地等設3間製衣工廠,工人日需3,000個口罩,疫情初廠房採購口罩困難,有見港府推資助計劃頓感「一拍即合」,決心在港設廠。高峰時月產量達400萬個口罩,包括供應政府的200萬個。
寧蝕做為港供貨 業界感慨
計劃完結後,他亦渴望可繼續向政府供應口罩,惟先後投標兩、三次不果,執法部門亦曾要求報價,「冇一次有回音,純講價錢是零競爭性!」至今公司口罩每月已減產60萬至120萬個,客戶包括非政府組織及大企業等,亦轉型生產防疫用品,僅保證一年內不會結業。
另一口罩廠營運者張重高透露,港府前年曾公開招標5,000萬個口罩,內地一間大公司入圍,價格為0.3元一個,包運費,該廠可大規模生產口罩,月產量達兩億個。相反,本地廠月產量、銷量不多於200萬個,大部分成本需0.6元一個。
有知情人士透露,曾有本地公司為成功奪標,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向醫院管理局投標,「因為不甘心,好想供應到本地公營市場」,最後雖然成功,卻是「蝕本去做」,令業界感慨。
外地廠難監管 質素恐堪憂
《物料供應及採購規例》訂明,政府如採購價值逾140萬元的貨品等,須採用公開競投的招標程序,以獲取最符合經濟效益的投標書,即俗稱「價低者得」。議員陳凱欣表示,採購方式涉及政策層面,港府往往有既定程序就「懶得改」,價低者得看似合乎經濟效益,惟外地廠難監管,「本地廠想視察衞生情況、質素都易啲,唔係點解買衫要現場試?」既然已有本地生產線,當局應扶持他們繼續成為本地醫療消耗品的供應者。
即使疫情結束,她認為衞生署、食物環境衞生署、醫管局等部門及機構仍有一定口罩需求。若能優先在本地採購,可令此產業得以持續,「香港永遠都有自己口罩!」她說,若「打完齋唔要和尚」,克服新冠肺炎後便打回原形,無政策防止本地廠消失,會令公共利益遭損害,為日後埋下炸彈,再出事又臨渴掘井。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說,疫症總會重臨,政府需未雨綢繆,「未經歷不知要準備,新冠出現口罩荒,但經一事長一智,再出現物資短缺便說不過去。」
港府採購口罩由政府物流服務署負責,截至2月底,署方口罩庫存量約3,810萬個,且已預留約5,120萬元購買口罩等應急及必要物品。本報詢問署方每年口罩需求量、採購量、本地及海外採購的比例,及會否優先本地採購,惟署方僅稱已與合資格供應商簽訂「常備承辦協議」,可根據實際需要購買所需口罩。
本報亦詢問醫管局,日後會否優先採購本地口罩,當局亦未予正面回應,僅稱歡迎更多符合規格的本地口罩生產商進入市場,有助本港口罩供應更穩定,增加市場競爭。記者洪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