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公廁 淪至廢擺設

灣仔:修頓中心的智慧公廁男廁圍封。(朱偉坤攝)
灣仔:修頓中心的智慧公廁男廁圍封。(朱偉坤攝)

本港公廁「臭」名遠播,政府去年起先後在多區的公廁引入「智慧元素」,包括由食物環境衞生署與機電工程署合作,在全港其中10個食環署公廁進行的「智慧廁所試驗計劃」;以及投放200萬元在灣仔及尖東兩個公廁,進行由食環署負責的「智能公廁系統試行計劃」。惟本報現場視察,實測智慧公廁啟用未幾已見問題多多,淪至廢擺設;連同政府之前豪斥19億元推行的地區康健中心,故障頻仍的智能新咪錶等加入智慧及創新元素的公共設施等,公帑大多「用不得其所」,劣評如潮。在荃灣,運作數個月的智慧公廁有廁格新設的感應門失靈兼與指示屏幕不同步,作用形同虛設;而在灣仔的公廁,多部自動梘液機亦已集體失靈,急需維修;尖東公廁的屏幕亦告故障,儼如裝飾。

出口地面不平 累老嫗受傷

位於荃灣的德華公園公廁外掛起兩面屏幕引起市民熱議,新設施屬食物環境衞生署與機電工程署合作「智慧廁所試驗計劃」,去年開始在全港多個食環署公廁推行,惟惹來外界負評。「我覺得要整好女廁出口個地面先,真係見到有婆婆仆親受傷!」該公廁正式升級成智慧廁所,應用物聯網技術收集多項公廁運作數據,包括使用量、環境參數及消耗品的使用情況等,惟使用完該公廁的市民「好姨」則一臉狐疑,直指未留意到有智慧元素,反指政府應先在公廁的基本設施上做好功課。

另一用家陳先生亦直指沒有聽聞該計劃,指政府與其花錢去增加智慧元素,倒不如着實改善傷健人士廁所。他指該傷健人士廁所因長期維修,有輪椅人士被迫要駛進公廁如廁,惟一般廁格不足以容納輪椅,有使用者無奈將輪椅放在廁格外,狼狽地捉着扶手進入廁格。而市民魏女士則好奇地用手機攝下設於公廁外牆的顯示屏,慨嘆這做法華而不實,嚴重浪費公帑。

「實時」使用情況 資訊不同步

本報記者早前到該德華公園的公廁了解,發現廁格門上有感應燈,以綠燈及紅燈顯示空置及被佔用的情況,外牆則有電子屏幕顯示實時廁格及尿兜的使用情況,亦有氣溫、濕度及時間等資訊。惟在男廁,7個廁格有兩個故障超過一個月未有維修外,內裏亮起3盞綠燈,惟外面屏幕就顯示有4個廁格可用,資訊明顯不同步。而人迹罕至的川龍村公廁則有齊所有設備,惟未見市民使用,先進設備與簡樸郊野形成強烈對比。

3米高掛顯示屏 不便察看

另一方面,食環署亦於去年在兩個公廁實行「智能公廁系統試行計劃」,其中在灣仔修頓中心公廁的顯示屏掛在離地約3米高的位置,市民要抬高頭才能看到,非常不便。採訪當日男廁更被圍封,清潔工人透露有多名工人正趕緊搶修,又指全部洗手液裝置發生故障。至於在尖東公共運輸交匯處的公廁,顯示男廁的屏幕出現間歇性閃光,廁內的感應式意見調查裝置亦因故障無法使用。

「基本嘢都未做好,又談何智能呢?」議員陳恒鑌指,十分支持政府應用科技去改善公廁環境,然而必須要把硬件做好,如修繕地面,設好門鉸等基本配套,促政府按實際需要行動,不要讓市民有浪費公帑的不良觀感。

香港廁所協會副主席蘇金標認為,公廁的實時提示使用情況作用不大,一般人去公廁都是人有三急相當焦急,走進去就會知道有沒有廁格可用,反而可以改善廁所的通風及清潔等方面,才有助提升整體公廁質素。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則指,智慧公廁的門上感應器應可讓公眾利用手機連接中央系統,實時了解廁格使用情況,或如智能停車場般實時監察所有廁所的使用量,是否需要維修等,並因應情況而派員維修,惟外判員工未必能配合系統運作,未必達致有效管理,需要在此方面加強聯繫。

食環署發言人指,「智能公廁系統試行計劃」的研發、安裝及過去一年的管理費用約為200萬元,灣仔及尖東兩個公廁改建成智能公廁後,分別接獲一宗及9宗投訴。至於與機電工程署合作的「智慧廁所試驗計劃」,則於去年第三季起在全港10個食環署公廁安裝相關設備,當中每個傳感器成本約為一千至數千元,並在今年第3季起試行,為期一年。而該計劃下的荃灣德華公園公廁及川龍村公廁,過去一年分別接獲9宗及兩宗投訴。

記者林建平

灣仔:廁所圍封搶修包括損壞了的梘液裝置。
灣仔:廁所圍封搶修包括損壞了的梘液裝置。
尖沙咀:尖東的智能公廁,男廁的顯示屏故障。
尖沙咀:尖東的智能公廁,男廁的顯示屏故障。
荃灣:德華公園公廁內的男廁裝有感應門,其中有廁格故障多時仍未維修。
荃灣:德華公園公廁內的男廁裝有感應門,其中有廁格故障多時仍未維修。
尖沙咀:男廁內有一個電子問卷裝置,惟記者發現無法操作。
尖沙咀:男廁內有一個電子問卷裝置,惟記者發現無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