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雄對南韓當局決定表示失望 要求盡快撤銷相關限制
對於南韓即日起至下月底,要求所有來自香港和澳門的航班統一降落在仁川國際機場,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對南韓當局的決定表示失望和高度關注。 林世雄在社交專頁表示,局方會聯絡南韓當局及當地駐港總領事館,嚴正表達特區政府的反對意見和理據,並要求盡快撤銷相關限制。 他又說目前本地航空公司往來南韓的航班全部降落仁川國際機場,個別航空公司原訂於本月下旬開始恢復往來南韓其他機場的航班則會受到影響。
對於南韓即日起至下月底,要求所有來自香港和澳門的航班統一降落在仁川國際機場,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對南韓當局的決定表示失望和高度關注。 林世雄在社交專頁表示,局方會聯絡南韓當局及當地駐港總領事館,嚴正表達特區政府的反對意見和理據,並要求盡快撤銷相關限制。 他又說目前本地航空公司往來南韓的航班全部降落仁川國際機場,個別航空公司原訂於本月下旬開始恢復往來南韓其他機場的航班則會受到影響。
【on.cc東網專訊】近日網上流傳一封由入境事務處發出的信件,內容要求一名身在海外的港人,要親身返回香港領取申領的特區護照,而不能按目前做法,在中國駐外國的使領館領取。入境處發言人今日(8日)表示,不會評論個別個案或公開有關個別個案的資料,強調會依據法律及程序處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表示,上月28日在阿拉斯加發現中國氣球之前,美方也曾四次發現中國間諜氣球,飛越美國上空,並途經中方感興趣的地點。不過,發言人並沒有詳細說明中方氣球的飛行路徑或是否涉及軍事設施。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會面後說,幾乎每個小時都有更多關於中國氣球的情報,美方已與全球數十個國家分享相關情報,因為中方的做法侵犯了五大洲國家主權。他和斯托爾滕貝格也討論了中國對北約及更廣泛的國際體系構成的系統性和戰術性挑戰。 斯托爾滕貝格就說,中國氣球上星期飛越美國的事件,印證了中國的行為模式,認為有需要注意中國情報活動帶來的持續風險。 美國上星期六派出戰機,在南卡羅來納州對出海域上空擊落中方氣球,引起中方不滿,批評美方執意動用武力,明顯反應過度。
拉丁美洲上周亦發現高空出現中國的偵測氣球,哥倫比亞及哥斯達黎加均指有大型氣球飛入領空。哥斯達黎加上周四有人發現,有大型白色氣球飛越首都聖荷西上空。哥斯達黎加外交部指,中國政府承認其一個氣球誤入哥斯達黎加領空,並為此致歉,強調氣球屬於中國的民用科研,因受到氣流影響及自身控制能力有限,氣球偏離原定飛行路線。哥倫比亞軍方上周六亦指,前一天偵測到一個疑似氣球的物體,空軍進行監察直至氣球離開領空,當局正調查氣球的源頭,將與外國政府及機構合作,但指該物體沒有威脅國家或航空安全。 (ST)
美國海軍發布多張照片,顯示多名乘坐海軍快艇的軍人,在南卡羅來納州海域打撈被擊落的中國氣球殘骸。看到軍人在海中,撈起氣球的白色外層及部分支架等結構。 美國北方司令部司令、空軍上將范赫克表示,軍方採取預防措施,以應對氣球上若果裝有爆炸物的情況,又表示氣球殘骸分散在大約15米深的水域,散落面積約有15個美式足球場般大。美國國防部表示,暫時未知打撈行動需時多久。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表示,在美方戰機擊落中國氣球當天,中方拒絕美方提出進行安全通話的請求。 美國之前表示,不會把氣球殘骸歸還中國。中國外交部回應時表示,氣球不是美國,而是中國的。
《路透》引述高級政府官員和外交官指,美國分別在華盛頓和北京與40個國家的外交官,就1月底進入美國領空的中國氣球舉行了簡報。據報,美國副國務卿舍曼周一向40個使館的近150名外交官介紹了情況,而在北京,美國大使館在周一和周二召集其他國家的外交官,說明美國關於該氣球的調查與發現。美國在北京簡報會上提供的訊息表明,1月底進入美國領空並飛越軍事基地的氣球,並非中方所稱的氣象研究氣球,而是一艘由中國軍方控制用於間諜活動的飛艇。出席北京簡報會的外交官指,被美國官員告知,氣球上的太陽能電池板意味著它比氣象氣球需要更多的動力,而且其飛行路線與自然風向不符,該氣球並配備方向舵和螺旋槳。一位駐北京的亞洲防務外交官指,根據美國的簡報,加上他們自己對這種氣球的理解,以及中國迄今拒絕提供擁有該氣球的公司或實體名稱,很難相信這是一個民用氣象氣球。 (ST)
澳洲廣播公司報道,所羅門群島人口最多省份馬萊塔省的省長蘇達尼,在省立法機構的不信任投票後被免職。中國和所羅門群島去年4月簽署一項安全協議,使兩國關係達到頂峰。不過,蘇達尼一直批評所羅門群島與中國不斷加深的關係,又禁止中國企業進入馬萊塔省,並接受美國的發展援助。據報,馬萊塔省議會罷免蘇達尼。 (ST)
澳洲媒體報道,澳洲國家戰爭紀念館(Australian War Memorial)將拆除11台中國製造的安全攝像監視器,因擔心它們可能被用於間諜活動。《坎培拉時報》(Canberra Times)報道,位於坎培拉的澳洲戰爭紀念館將在今年中之前,拆除11台由海康威視製造的監控攝像頭。館內另外189台攝像頭是由不同的製造商提供。海康威視部分股權持有者是中國國有投資者。澳洲戰爭紀念館不對安全問題發表評論。(WL)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表示,在美方戰機擊落中國氣球當天,中方拒絕美方提出進行安全通話的請求。 發言人說,在本月4號星期六,美方在採取行動擊落中國氣球後,隨即向中方提出請求,由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和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進行安全對話,但不幸的是,中方拒絕了美方的要求。發言人又說,美方會繼續致力於開放溝通渠道。 美國之前表示,不會把氣球殘骸歸還中國。中國外交部回應時表示,氣球不是美國,而是中國的。外交部又重申,事件是意外,沒有對美方人員和安全構成威脅。美方本來應當以冷靜、專業、非武力的方式妥善處理,但是美方執意動用武力,明顯反應過度。
US Fleet Forces Command 美國情報人士堅稱,上周六被美國擊落的氣球是中國軍方用來進行間諜活動的。 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情報部門官員告訴《華盛頓郵報》,他們認為這種氣球是用來收集與領土相關的戰略情報。 這些領土包括日本、印度、台灣和菲律賓。 中國官員已經否認使用這種氣球進行監視。 這位美國官員告訴《華盛頓郵報》,美國情報界認為一些氣球是從海南飛來的。這個位於中國南部的島嶼上有一個海軍軍事基地。 ...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強調在飛艇事件上,中國政府將繼續堅決維護自身的正當合法權益。 在例行記者會上,毛寧被問到中方如何回應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較早時說美方沒有計劃將氣球碎片及設備歸還中國的言論,以及中方是否對美方提出,或者打算提出相關要求。 毛寧說飛艇不是美國的,而是中國的,又指中國的無人飛艇是民用性質,完全因為不可抗力誤入美國領空,是一宗意外事件,沒有對美方人員及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對於這類事件,美方本來應當以冷靜、專業、非武力的方式妥善處理,但美方執意動用武力,明顯是反應過度。 美國早前指中國的監視氣球飛越美國上空,派軍機發射導彈擊落,正打撈殘骸。
美國白宮新聞秘書皮埃爾表示,中國在全球五大洲運作著一個間諜氣球艦隊,用以執行監視行動。過去幾年,五大洲國家都曾發現中國氣球,美國已針對這個議題與盟友及夥伴接觸。另外,《紐約時報》引述三名美國官員指,中國向全球軍事基地發送間諜氣球。根據美國情報單位評估認為,中國間諜氣球計劃,是全球監控任務的一部分,目的收集全球國家的軍事能力資訊,中國向全球軍事基地發送間諜氣球。上周一個載有精密設備的中國白色巨大氣球飛越美國本土上空,之後美國總統拜登下令軍方在大西洋東岸外海,擊落這個氣球。中國當局聲稱這個氣球只作為氣象研究之用,但美國國防部指,這氣球執行了高科技間諜行動。 (BC)#白宮 #中國氣球 #美股 #美國
【彭博】-- 美國兩位來自兩黨的參議員希望給總統拜登一個應對中美經濟競爭的新工具,允許他在正常的國際貿易框架之外達成協議,以對抗他們所指的美國對手造成的「經濟脅迫」。共和黨議員Todd Young和民主黨議員Chris Coons表示,他們的提案將允許拜登提高或降低對某些商品的關稅,加大對似乎是脅迫性貿易行為受害者的小型經濟體的支持。雖然按規定總統需要與國會就相關決策進行磋商,但有些情況下可以走快速通道。「中國、俄羅斯等國越來越多地濫用經濟實力,欺負小國,懲罰主權國家的政治決定,」 Coons在一份聲明中說。 「這種經濟脅迫損害了國家,威脅到美國的經濟安全,並破壞了幾十年來支撐全球成長的基於規則的民主化國際體系。」該草案最早在上屆國會被提出,後來經過了白宮和其他議員的調整修改。事由是中國大陸限制台灣鳳梨進口的事件。鳳梨是台灣的主要農產品之一。中國政府給出的理由是從台灣鳳梨中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一旦傳入,將對大陸農業生產和生態安全造成嚴重威脅。但美國和台灣政府的其他盟友認為這是北京對台灣施壓的手段。在禁令出台前,台灣出口的鳳梨90%以上都是銷往中國大陸。為了聲援台灣,日本加大了對這種水果
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接受法國LCI電視台《觀天下》節目直播專訪時指,美國在高空氣球事件上誇大其詞。他強調這不是間諜氣球,而是氣象飛艇,批評美方此前說過不打算擊落,但他們卻說一套做一套。他指出,在今次事件中,中國政府在收到美方通報後立即開展調查,查實飛艇屬民用性質,用於氣象等科研,而中方對飛艇因不可抗力誤入美國,已向美方表達遺憾。他表示,感覺最初美方是接受中方解釋,因五角大樓亦表示飛艇不會對美國造成地面軍事和人員威脅,只要求中方盡快讓飛艇離開美國空域,但令人不解的是,美方卻在第二天將當時快要離開美國的飛艇擊落。 (ST)
民主派47人初選案續審,16名被告否認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逾百名市民昨早排隊等候入庭旁聽,西九法院門外亦有多名警員戒備。控方繼續開案陳詞,指戴耀廷以初選為手段,實現「攬炒十步曲」計劃,又在庭上播出戴耀廷在協調初選閉門會議的懷疑偷拍片段,引起庭內譁然。 審訊第二日,控方繼續開案陳詞,指戴耀廷2020年4月發表「攬炒
美國總統拜登發表任內第二份國情咨文,期望兩黨尋求共識,推動合作。但演說期間他批評共和黨人以國家經濟作為要脅,可能令國家面臨債務違約,遭在場共和黨人多次喝倒采。 因應美國國內早前發生多宗嚴重槍擊、孟菲斯黑人男子尼科爾斯被警員毆打後死亡的事件,他在發言中亦提出要求加強槍械管制及改革警隊。
英國一個由跨黨派國會議員組成的小組發表報告,批評滙豐限制移英港人提取其強積金,而且部分人在港賬戶遭到凍結,並且發現部分英國銀行如滙豐積極主動支持國安法,共同(complicit)壓制港人的人權。 小組建議英國政府應考慮可行途徑,如其他可以證明永久離港的文件,以確保港人可取回儲蓄,並管制在港營運的英國銀行須按照國際人權法,釐清對客戶的承諾。 同時,英國政府也應要求銀行把政治人物被凍結的戶口解凍,以及譴責支持國安法的英國銀行,甚至對在港違反人權的中國內地及香港政府官員、警務人員等人士作出制裁。 拒認BNO簽證作離港憑據 該小組提到,自英國於2021年1月推出BNO簽證計劃以來,至今已有數以萬計的港人可以移居英國,但他們卻不能取回強積金甚或個人儲蓄賬戶,增添在英國生活的困難。 其後,小組就在港營運之英國銀行的情況展開調查,以了解有關舉措會否對港人的人權帶來負面影響,結果收到滙豐、英國非政府組織「香港監察」,以及香港前主法會議員許智峯和多名匿名港人的回應。 調查報告顯示,部分金融機構如滙豐及富達國際等曾拒絕港人提取強積金,不承認港人提供的證明,包括BNO身份。有回應更表示該行不接受公證人簽署的
美國總統拜登到國會發表國情咨文,談到中美關係。拜登表示,已經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重申,美國尋求與中國競爭,而不是衝突。 拜登在發言中,間接提到近日中國氣球飛到美國領空的事件。拜登表示,美國致力與中國合作,並可促進美國的利益和造福世界,而美國在上星期的行動就顯示,若果中國威脅到美國的主權,美國將會採取行動保護國家,而美國亦已經做到。 拜登表示,全球正面臨嚴峻的挑戰,但在過去兩年間,民主國家變得更加強大,美國帶領世界應對挑戰,包括氣候變化、糧食問題,以至恐怖主義及領土侵略。美國增加投資在創新科技等主導未來的行業,這些亦正是中國政府意圖主導的行業,美國正加強與盟友合作,以保護先進的技術,不會被用於對付美國及盟友,軍隊現代化亦能維持穩定及遏制侵略,強調美國今日正處於強大的地位。
日本政府表示,在2020年6月及2021年9月,在東北地區發現類似飛到美國的中國偵察氣球,宣布全面啟動相關調查。 防衛相濱田靖一表示,沒有確認並公布氣球侵犯領空的事例。日本政府消息透露,先後在2020年在宮城縣和福島縣、2021年在青森縣上空,目擊到可能來自中國的白色球體,由於認為當時沒有迫切危險性,自衛隊未有升空。 內閣官房副長官磯崎仁彥表示,就日本國內發現氣球的資料,與包括美國在內的相關事件分析在內,以及日本周邊的局勢,與美國共享信息。 共同社報道,日本政府目前的方針,是若果判斷氣球飛來相當於侵犯領空,就基於《自衛隊法》由自衛隊飛機緊急升空應對。但要予以擊落,需要獲准才能使用武器。首相官邸相關人士指出,使用武器有可能令事態惡化。 中國外交部重申,無人飛艇是民用性質,用於氣象等科研目的,因嚴重偏離預定航線,誤入美國領空。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俄烏戰事左右逢源,記得去年戰爭爆發之初,他親身前往烏克蘭與總統澤連斯基會面,並表示支持及出售許多土耳其生產的無人機予烏克蘭,協助烏克蘭早期抵禦俄羅斯軍隊。為何埃爾多安能利用鷸蚌相爭之機,漁人得利? 左右逢源從中得利 土耳其處於歐亞及中東交滙處,早已定位為軍火商。埃爾多安集中周旋於歐俄20多年,致力推動土耳其躍升為全球軍事及外交中心,他亦冀望能取得烏克蘭及俄羅斯兩國總統信任,包括︰ 1. 較早前他曾促成烏克蘭及俄羅斯談判; 2. 准許烏克蘭通過黑海出口糧食極為重要; 3. 協助俄烏雙方交換戰犯; 4. 土耳其既出售裝甲車等予烏克蘭,也阻止俄羅斯戰艦進入黑海; 5. 不容許俄羅斯空軍通過敍利亞返回俄羅斯,卻要求利用土耳其上空返俄國,旨在爭取俄羅斯總統普京對土耳其的信心及感到配合其戰事策略。 普京一向欲與強勢領袖交往,但土耳其總統大選勢將來臨,相信埃爾多安透過俄烏戰事跟西方領袖交手斡旋,進一步提升土耳其的國際地位,亦讓土耳其人民感到他能帶領國家抗衡歐洲,尤其是其反對瑞典及芬蘭加入北約態度頗為強硬,可見埃爾多安的舉措皆為未來總統大選作一系列鋪排。 另一方面,土耳其十分懂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