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向建制派道錯歉 向市民致歉理所當然

請支持《眾新聞》,成為訂戶

民主選舉是民意的重要指標,選民以手上的一票,授權屬意候選人,在立法會和區議會反映意見、爭取市民利益;每次選舉,政黨和參選人各自提出他們的政綱、政策和成績表,爭取選民支持,選舉有勝有負,政黨及候選人輸了,辜負支持者,向他們道歉,是理所當然,承諾要做得更好,重奪議席,是負責任做法。

上月舉行的區議會選舉,建制派大敗,不少多次連任、長期在地區工作的現任議員失去議席。傳媒報道,特首林鄭月娥近日陸續會見建制派政黨和落選議員,親自致歉;她日前對記者說,建制派人士敗選,無可否認與政府有直接關係,好多人投票純粹表達對政府施政不滿,向他們表示歉意是理所當然;新民黨其後「表示並不接受」。

建制派敗得難看,選舉落幕後上演的「道歉」鬧劇更慘不忍睹。沒有最荒謬,只有更荒謬。

林鄭說,建制派敗選是因為選民對政府施政不滿,向他們表示歉意是理所當然,說法極荒謬;市民不滿政府,以選票說不,假如林鄭尊重民意,她向市民道歉才是理所當然。林鄭沒有用武力強逼建制派支持政府,你情我願,她為何要向建制派道歉?她要強行通過逃犯修訂條例,建制派沒有「是其是,非其非」,沒有勸她懸崖勒納馬,攬炒,兩不相欠;假如要致歉的話,建制派應向市民致歉,因為林鄭引入送中條例,犯下嚴重錯誤,他們沒有「非其非」,反而贊成修例,是其非,是非不分,間接造成今日香港的亂局。

林鄭向建制派道歉,不但反映她是非不分,更大的問題是她混淆向誰負責;特首向中央政府負責,她另外一個老闆是港人,所有香港人,並非只是建制派。

選舉結果是民意的體現,政府口說尊重選舉結果、尊重民意,但林鄭公然做的是另一套。選民透過選票決定由誰代表他們,她第一時間應該做的,是向勝出的候選人祝賀,伸出友誼之手,邀約見面,討論如何更好發揮區議會功能,更好掌握民情;林鄭明顯沒有主動接觸在17個區議會內佔大多數的民主派,反而急不及待安撫落敗的建制派,向工聯會承諾委任他們落敗人士擔任公職,讓他們繼續在區內服務。

林鄭做法是要繞過政治架構下的區議會,將政府各種委員會變成建制派失意大軍的療養所,讓他們4年後可捲土重來嗎?她應該做的是委任獲民意授權的議員,加入各種委員會,才是更合理的做法,才能令區議會更有效發揮功能。

民主派進入議會,透過現在政治架構議政,對政府來說,並非一定是壞事,民主派要交功課,做得不好,4年後,也會被選民摒棄。

區議會是兩層議會架構是其中一層,既有解決地區問題行用,亦是反映整體民意的重要平台,但過去一段長時間,區議會由建制派控制,不但未能反映民意,甚至未能成為議事平台;反修例引發的示威衝突,反轉香港,沒有1個區議會曾提上議程正式討論。假如因為17個區議會由政府口中的反對派控制,林鄭索性放棄,只招呼落敗的建制派,既違反政治道德倫理,也與民意對著幹,破壞議會制度,搞亂香港。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